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探討】殺岳的真兇不在檜?

其實在岳王廟前,有三尊跪像,一尊是無面的,而這就是高宗了。
那高宗為何要殺岳飛呢?
本人覺得原因有三:

第一.驕傲自大,屢屢抗命

當岳飛於南宋政權建立以來,歸到黃潛善軍中。然而岳飛則以為久無征戰,無視上司黃潛善等大將,上書康王請戰。當時,黃潛善則批示:「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岳飛最後落得革除軍籍及其官。及後,歸王彥軍中,被金軍包圍。彥因此不出戰,而岳飛再次僭越責備王彥膽怯,而且擅自率部出戰。後來大敗而逃,王彥則重整旗鼓,又發展成過萬人之軍,飛又再次請求歸彥軍。而王彥則說:「汝罪當誅,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歸,膽氣足尚也。方國步艱危,人材難得,豈復讎仇報怨時邪!吾今舍汝。」沒有理會飛而去。其實從以上兩事就可看出,岳飛在任小軍官時,就已經時常僭越責罵上司。雖然王彥稱飛為人才,而日後大戰亦明之。但對於一位還是八品小軍官,竟敢數度抗命,擅自出戰,對於高宗怎樣看一位連戰皆捷之名將,豈不萌防範之心?難保一天會再重演僭越之事,那到時不只是皇位,甚自連性命也不保,那可是麻煩啊!而且,再看看岳飛初受高宗重用時,官至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未為高級將帥,即題詞道:「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余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小大曆二百余戰。雖未及遠涉夷荒,討曲巢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大膽斥「將帥無能」,並且又提及自己軍功之大,稱「亦且快國讎之萬一」。那請問從一名小官口中冒出如此的話,請問高宗在岳家軍聲名顯赫時,回想之下又會如何評價岳飛此人呢?當然就是害怕啊!能說出如此自大僭越的話,除了跋扈將軍之外,就是懷有異心,請問能使高宗放心嗎?不能。

第二.威名顯赫,功高蓋主

請問一位君主能容忍自己的名聲比臣子的還低呢?讀史者不難發覺,能忍之者罕有。而岳飛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於組成岳家軍前,已常常以寡擊眾,並且取得大勝。而岳家軍成立後,人數萬二千人,開始涉足於大戰之中。先是攻郢州之戰,殺敵七千餘人,再來又敗偽齊部將李成之兵十萬眾,確保襄陽不被敵軍來攻。及後,屢次大破金軍,連金四太子完顏宗弼亦為之退避三舍,金軍軍中更言:「陷山易,陷岳家軍難。」此時,岳家軍之名聲已名遍天下,所到之處,百姓為之悅。而主戰派有名宰相林綱曾言:「年齒方壯,治軍嚴肅,能立奇功,近來之所少得。」可見岳飛不論在百姓或朝中都有一定的名聲,再加上其功之高,軍力之盛,驍將如楊再興等,不能不令高宗有所嫉妒。及至朱仙鎮之戰,金軍又為之大敗,離舊都汴京不遠矣。試問到此,高宗一直坐在杭州,而岳飛卻屢立奇功,而且收復失地甚多,若將來失地盡復,飛定必為諸臣及百姓所推崇,而高宗之名則只能於飛之下。作為一個皇帝,名不及臣之事,無論對於君權,或是自身利益都有極大影響,因此,高宗能不對岳飛起殺心嗎?而且加上其性格驕橫,屢出狂言,高宗對岳飛之恐懼及嫉妒不由之的增加。

第三.不透帝意,屢犯小過

岳飛不斷北伐之意,在於收復舊土,迎徵、欽二帝回京。不過,對於高宗來說,已到手的皇位,若還二帝,那麼皇位會否不保,亦是不得然知。而岳飛又不斷進言迎二帝,這樣一來,高宗心裡就慌了。你岳飛迎二帝歸來,那朕怎麼辦?因為高宗只是於危急之時,受「國不可一日無君」之思想,而倉促擁立一位皇室充當皇帝而已,只是作為替補之位。即是說,二帝迎回,群臣會否重新迎徵宗復位,也不得而知。而且岳飛名聲於諸將中為高而過主,軍力強而盛,心裡整天都想復二帝,萬一真是成功了,那高宗又會如何呢?地位一定會喪失,而且復徵、欽二帝,是岳飛之功,而不是高宗啊,重賞者為飛,而高宗自然為眾所忽,以後會怎樣又是一個擔憂。再者,中國皇朝中,兄弟爭權屢見不鮮,前朝有唐太宗,今朝亦有太宗「燭影斧聲」之傳聞,那高宗會不會被迎回的徵、欽視作眼中釘,隨時都會有性命危險,那麼,高宗不能不怕啊。這是其一,其二就是自宋開國以來,都汲取了五代之風,以強榦弱枝為政策根本,防軍人專權,重蹈五代之覆轍。而高宗亦不會不想到先帝之意,現今岳飛在外,如此得軍、民心,那會不會有一天受士兵之擁立而反呢?雖說你是精忠報國,但心裡怎想,高宗不知道,難免又起殺心。然後,從文中可見,岳飛又常與皇室趙士往來,加上與眾將融合,對高宗之皇位更有威脅,若不盡早除去,是忠,是反,也令高宗為之質疑,不由之起殺心。

統之而言,最令高宗擔憂之因,就是飛之功高而過主,再加上五代之史例,高宗能防心裡一寒嗎?而且高宗徙史中可見不算賢主一名,因此,岳飛之舉,難逃一劫。

以上本人拙見,見解可見平凡,若有錯處,請提出。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