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行雙語制更應早教英語(黃康顯)

行雙語制更應早教英語(黃康顯)

Source : http://www.takungpao.com


香港在推行母語教學之餘,不能忽略英語。中英二分,只是強行的劃分,多餘的區分。要真正提升英語水平,實現雙語制,最重要的還是提前於中一開始教授英語,若壓後教授英語,會令學生對英語產生隔膜感、抗拒感。

母語教學在全球是一種趨勢,亦是必須。但在香港,情況卻相當特殊,香港和內地有異,第一,習慣上,近四十年來,英語教學在香港已成為主流;第二,香港相當國際化,由於英語乃國際語言,英語水平的提升,方便香港融入國際社會,亦有助學生到外國升學;第三,英語在香港差不多已成為工作語言,也是兩種官方語言中的首要語言,就算是政府的行政亦首選用英語,因此英語便有實際作用,方便謀生。也因此,香港在推行母語教學之餘,不能忽略英語。

重視英語是現實使然

香港和新加坡的情況卻較相似,雖然非華裔佔了新加坡人口兩成半,在香港卻佔不到半成,但兩地同樣是以華裔為主體。在香港,戰前有僑校,戰後有中中。同樣地,在新加坡,戰前有僑校,戰後有華中。戰前的香港,由於港府尚未積極發展教育,教育多是私辦,一九二○年的中文學校佔了整體的六成六,到了一九三八年竟然佔去八成左右。戰後,官立、資助與津貼中學大量出現,這些差不多都是英文中學,但中文中學仍佔整體的三成九。

步入上世紀七十年代,私立中學漸沒落,英中變成主體。一九七一年,中中只佔整體的兩成一,八一年佔一成二。到了香港回歸前,連最傳統的中中亦轉型為英中。真正的中中,實際上只剩下十多間,包括一間官立的金文泰中學。連一向維持中文班的聖保羅男女中學亦取消中文部。

在新加坡,戰前的教育以僑校為主體。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加坡學生很難到中國內地升讀大學,加上英語是謀生語言,因而華校逐漸衰落。但在一九六一年,華校生數目仍大致與英校生相若。六一年政府將華校改制,變為英校的四加二。六六年引入第二語文教育,英校的第二語文是華文,華校的第二語文是英文。這樣兩者的差異不大,英校亦有華文課程。為了子女的前途著想,家長都棄華校而選英校。到了今天,華校的學生人數也不到英校的一成。香港亦出現同樣情況,加上中中學制改為與英中看齊,學生為又何須選中中而放棄多讀英文的機會呢?

在新加坡,由於社會多用英文,中文易被忽略。總理李顯龍畢業於華校的精英公教中學,侄兒亦就讀於公教中學。但筆者有一次與他一起到中國內地時,他的華文程度竟然不足夠填寫入境表格。在香港,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筆者昔日就讀的英文中學,到了中五時,也有同學分不清左與右兩個中文字怎麼寫。這裡再舉新加坡最典型的華僑中學為例,戰後的華僑中學是中中,獨立初期是華中,到了近期,高年級全用英語授課,華文只是其中一科,只變成語言的學習,而非文化的傳授,與其他中學全無分別。但這種情況又與香港的情況有異;第一,中文是香港的日常用語、慣用文字;第二,香港背靠祖國,因而深受其影響;第三,香港有中國的傳統,奉行中國的習俗;第四,中國地位提升,因而中文逐漸受到重視。就算在新加坡,學習華文的人也正逐漸增加。

雙語並行也自然而然

這麼說,新加坡是否可以達至中英並重呢?李光耀說,只有少數的精英才可雙語並重。新加坡既然以英語為工作語言,華語的受重視程度應不及英語,但在華巫混居的馬來西亞,一個小學生除了懂得英語、巫語以外,還會說普通話,甚至福建話、廣東話、以至客家話。因此語言的學習,要看生活環境、社會需要,以至工作要求。

同樣地,到中國國力強盛,地位冒升,學習中文自然變成一種需要。到時香港就算在英文中學亦需要學好中文。而中文中學亦不再淪為次等中學,因為學習母語是最理所當然的。因此,所謂中英二分,只是強行的劃分,多餘的區分。

早於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香港的教統會的第一份報告書已鼓勵中學以母語授課。一九九六年教統會的第六份報告書,再強調母語教學的目標。母語教學的推行,就始於一九九八年。當時教育署的四百多所中學,分為英文中學與中文中學兩類,前者只有一一四間,其餘的七成以上變成中文中學,標籤效應因而產生。

最明顯的表現,是首批接受母語教學的學生參加的會考。中中學生英文科成績下降,但其餘科目的及格率卻上升,證明英中二分法,有弊亦有利,但不能說是弊多於利。到了○七年,接受母語教學的學生,連續三年參加高考後,英文科及格率連續三年都創新低,弊處很明顯。長此下去,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會下降。同年,孫明揚出任教育局局長,接受學界要求微調現有機制。次年首批母語教學的學生大學畢業,英語水平考試成績創近四年新低,證明英語水平的下降已禍延大學層面,微調機制有需要實施。

中一開始便應教英語

最近,教育局公布微調實施了十年的母語教學政策,取消英中二分的方法,學校可根據收生成績自決教學語言。這無疑是一次大手術,各界有彈有讚,中學各議會亦有不同看法,贊成的是有三四九間會員的津中議會、一一二間會員的英中聯會、二十二間會員的補助學校聯會,認為可提升英語水平,淡化標籤效應。有保留的是中學校長會及中中聯會,認為會造成校內標籤,對教師構成壓力。

不過,須注意的是,今次的推行是漸進式的,且是有彈性的。政府向中學撥六億四千萬,聘代課老師,鼓勵教師進修,又撥三億一千萬培訓小學師資,學校可分班、分組、分科或分時段用英語授課,各校只公布各科的教學語言,而不用公開英文班及彈性班的數目,這樣可增加兩成半的英語授課時間,約八十間中學可即時開辦彈性班。

要真正提升英語水平,實現雙語制,最重要的還是提前於中一開始教授英語,若壓後教授英語,會令學生對英語產生隔膜感、抗拒感。觀乎馬來西亞在多元種族的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有多語能力便可證明。另一個例子是李光耀父子,李光耀華語不靈光,原因是只靠後期的惡補;李顯龍華語流利,原因就是自小一開始便學習華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