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如何教育子女成才?

如何教育子女成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育一個人成才,的確不是一件易事。眼見子女成為社會有用的棟樑,自立成長,父母當然滿懷欣喜。不過,在今天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學校教育明顯有不足之處,而且也非培育人力資源成才的可靠渠道。因此,如何讓小朋友在取得知識的同時,心智同樣得到「建設性」的培育,家庭和父母的教育便顯得格外重要。
由於社會變遷和家庭環境各有不同,小朋友在不同的「處境」下成長,使「教子成才」沒有一條「公式」、也沒有標準化的「方法」。究竟父母應該怎樣做,才對子女成長最有幫助?
在本書,我們輯錄了11個教導子女的個案,每個個案中的小朋友,於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長,而父母對教導子女也有不同的理念和期望,雖然大家的教導實踐「各師各法」,但卻有不少共通之處。

一、培養子女閱讀習慣
這是開啟子女心智成長、誘導他們透過書本知識,接觸外界世界的有效方法,而且一旦培養了子女的閱讀習慣,便可為他們打下自主讀書,終身學習的基礎。但如何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這一點便很關鍵,值得細味書中父母的「經驗」

二、經常與子女溝通
這一點其實「知易行難」,關鍵在於「溝通之道」。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性格、兩代人如何有效溝通,互相了解、信任、真誠、容忍、體諒,這些價值如何發揮作用,達致兩代人能夠透過「溝通」,產生良性效果,避免雙方誤解所產生的怨懟,在家庭內慢慢形成一股不利於教育的環境和氣氛,透過本書不同家庭的父母教導方法,讀者可加以仔細體會和借鏡。

三、教導方法源於生活
日常生活的一件「瑣事」,往往就是開啟子女心智成長的鑰匙。在街市中「買」、一次親子的釣魚活動、遠足行山、購買玩具……原來都可以達到教導子女的效果。書中個案的父母,便有不少值得借鏡和參考的經驗。

四、培養子女是非對錯觀念和價值
書中個案的父母,有透過宗教的信念,讓子得到善良的價值薰陶。但細心觀察,無論透過甚麼方法,使子女得到是非對錯和善良的價值,這些積極、和善和發揮人類優秀價值的觀念,是指導小朋友在優質生活軌道上運行的根本動力,大大減少誤入歧途的機會。事實上,培養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善良的品性,是下一代受用無窮的優秀「人力資本」。

五、限制小朋友沉迷觀看電視節目
崇真中學校長葉秀華女士和史泰祖醫生都「不謀而合」,對子女觀看電視有所限制。究竟陪小朋友成長的電視機和電腦,父母應該怎樣利用,以免子女不自覺「接收」大量無用、甚至有害的訊息。沉迷觀看電視,對於小朋友學習時間的安排和心智成長,產生甚麼影響,實在很值得進一步討論。在本書11個個案中,學業有成、而具有自身價值觀的小朋友,都不喜看電視,或在成長中多看書、很少看電視,這個共通點說明甚麼問題,實在很值得教育界進一步探討。

六、適當為子女選擇課外活動
梁家傑先生以「適可而止」的方針,讓子女參加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事實上,參加課外活動是發掘小朋友多技能、多元生活興趣的渠道,而不是為了迎合學校收生「標準」的需要。不少家長「本末倒置」,為小朋友每天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課外活動,實在並非有效的育才方法。

我們相信,家庭教育是培育子女成才最有效的途徑。因為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才是最深和最真摯,無私付出,所以參考其他父母教育子女的實踐方法,從中可以得到最真實和有效的啟發。書中個案還有很多「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的經驗,值得年青父母借鏡和體會。

在這裡,筆者感謝林啟彥教授、林潔明女士、楊玉麟校長、林瑞馨校長、楊思明先生、香樹輝先生、香曼璇小姐、葉秀華校長、薛聿修先生、儲富有校長、招倩冰女士、梁海國先生、梁 先生、葉松茂先生、梁家傑先生、史泰祖先生、范耀鈞教授、彭晶瑩女士、杜曉莊先生及杜冰蟾小姐,大家在百忙中抽空接受訪問,分別把教導子女,和子女接受父母教導的感受和體會,一一與讀者分享,實在難能可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