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實白點病係點黎既呢??????

其實白點病係點黎既呢??????

同一批魚,正常溫度,有時見一兩條有一兩粒白點,但係第二日又唔見有,究竟有乜預防既方法??????

TOP

push.......

TOP

有冇人知呢????

TOP

keep 溫度,唔好時冷時熱

TOP

可以係外來,可以係溫度突變
有潛伏期的

白點都算係最易醫治的病
加鹽 / 升溫至 30 度即可                                                                                                                                                                                                                       

TOP

白點病... 近排好 Hot 喎~

TOP

都係個句.d大隻佬話自己覺得好熱,d魚邊駛暖管,但呢輪早晚涼,中午熱,溫差大.,睇下幾多人病,魚體溫直接跟水溫升降,影響更大,抵抗力下降,就比白點蟲有機                                                                                                                                                                                                                       

TOP

其實我係想知白點係點形成?????

TOP

搵到啦.......轉貼......
《什麽是白點病?》

白點病,簡稱ich(美洲)或ick(歐洲),是十分普遍和常見的魚體疾病,由一種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想是譯作「卵形馬蹄核纖毛蟲」……太煩,以下一概將之簡稱為白點蟲)的單細胞寄生蟲所引起的;在眾多的淡水魚中,例如熱帶魚、金魚,以至到食用魚等的身上最為常見,而且在野外的地方會更為肆虐。它的繁殖和傳播能力極强,但只會寄生在活魚身上。

其實白點病絕非甚麽不治之症,只要能及早發現和處理得適當的話,死亡率近乎零。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想要有效地預防和對付白點病,就先要深入少少,了解一下這種寄生蟲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白點病的症狀》

就整體而言,白點蟲對魚本身有兩大致命的地方:

會嚴重破壞魚身表皮上所分泌的保護黏膜,導致魚體受損,再令其失去抵拒能力
若生在魚鰓裏面,會嚴重影響魚的呼吸機能,導致缺氧,再而令其窒息
發病時,通常會從魚鰭或魚鰓等開始長出白點,然後一直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份。發病初期會令魚出現食慾不振、週圍擦身、呆呆滯滯等症狀,嚴重的時候會有呼吸困難、身體腐爛、甚至會有出現血斑等症狀;若一直放著不管的話,死亡率是100%。

有一點不可不提的是,並非所有的「白點」都能用肉眼清可見。如果在病發初期,白點是從魚鰓內開始生長,那就往往會很容易逃過肉眼的發現;等到白點擴散到魚身的其他部位可見時,好有可能巳經進入了病患的第二或第三週期。所以如果大家發覺缸中的魚有上面所講的初期症狀,但又看不見魚身上有任何白點時,亦千萬不要大意,最好多加留意和觀察。


《白點蟲的生命週期》

在開始時,白點蟲的孢子會鑽入魚鱗下,寄居在魚的表皮上,然後從寄居體的血和表皮細胞中吸取營養並生長至成蟲。由孢子生長到成蟲,約莫需要2至40日的時間,主要視乎温度而定,當温度愈高,成長的速度就愈快;而過程中白點蟲會在魚身上產生一個個直徑大約0﹒5至1mm的白色膿包以作為居所,亦即是大家所見到的「白點」。

當白點蟲成熟到可以繁殖的時候,膿包會破裂,成蟲會被排出於水中,其間自行分泌出一層厚厚的包囊作為保護,並會安頓於魚缸的底牀上,再開始快速地進行細胞分裂。就一般而言,每顆成蟲都能夠自我分裂成為百多至千多個不等的白點蟲孢子。

當完成分裂後,這些孢子會被散播於水中,試圖去尋找新的寄居體。白點蟲孢子的生命最長不會超過96小時,即4日,亦要視乎温度而定;温度愈高,壽命就愈短。過了時限仍找不到寄居者的孢子,會一一相繼死去;而那些能夠找到寄居者的孢子,會再次鑽入魚鱗下直達魚的表皮,繼而開始下一次的生命週期。


《白點病會傳染嗎?》

會,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有幾快?那就要視乎缸中養魚的密度而定。

要知道缸中的每一條魚,都可以成為白點蟲生長和繁殖的媒體;媒體愈多,所能夠生產的成蟲就愈多,直接加快缸中白點蟲孢子的增長速度,白點病散播的速度也自然會相應地加快。再者,一個高密度的魚缸,由於魚多但活動空間有限,也會令魚隻暴露於白點蟲孢子下的機會率大增,病患的比率自然也會比一個低密度的魚缸為高。

所以,可能的話,最好不要「超養」。因為若爆發白點病(或其他一概會傳染的魚病)的話,一個高密度的魚缸比起一個低密度的魚缸,更難控制病情,死亡率會更高,需要用來控制病情的時間亦會更長。情形就等同我們的世界爆發流感病毒一樣,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病毒會傳播得更快,患病率和病情亦會更為嚴重。


《導致白點病的原因》

有很多魚友一直有個錯覺,以為缸中水質差、水温驟變等因素,就是自然導致魚生白點病的主要理由。其實以上通通的都只是「誘因」,真正導致白點病的「主因」,是源自外來感染。

道理很簡單,白點病是要有白點蟲的存在才能引起的,若缸中並不存在它的成蟲或孢子,或在過去的兩個月內未有發生過白點病,那麼無論水質有幾差,或水温驟變得有幾厲害,根本亦沒有發生白點病的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從外來引入源頭;而最普遍的源頭,就是來自新買的魚和草。

在店舖剛帶回家的魚或水草,或任何取自舖內水槽中的物件如流木或石,又甚至乎生餌等,當中好有可能巳經附有白點蟲的成蟲或孢子,若果在未經任何檢疫的情況下就放落缸,它們自然也會被一同帶入缸中,直接為白點病的爆發打開序幕。

如果序幕真的不幸被打開了,白點病會否隨之爆發,那就要進一步視乎整缸魚在當時的健康狀態了。一條健康的魚,本身的扺抗力强,就算暴露在少量的白點蟲孢子之中,亦足以有能力避過它們的攻擊;假若真的不幸被感染,亦不會一下子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治療所需要的時間亦會較短,完全康復的機會也較高。相反地,若魚本身健康欠佳,抵抗力隨之而弱,那就自然會受到白點蟲孢子的任意攻擊,令病情往往一下子變得相當嚴重,而且可以完全康復的機會亦較低。

至於會導致魚扺抗力轉弱的理由,亦即是之前所講的「誘因」,主要有以下三項:

魚缸管理不善 → 令水質變壞,慢性地使魚的健康受損(就好似:日日迫你在空氣汚濁的地方生活,健康自然會一日比一日差啦……)

水温驟變 → 會增加魚所承受的壓力,即時影響其內分泌,導致魚身保護黏膜分泌失衡,令其抵抗力瞬間下降(就好似:大熱天時,忽然由勁熱既街外跳入勁凍既百貨公司,一熱一凍,唔病就有鬼啦,老人家話呢d叫做「攝親」喎……)

養魚密度過高 → 「超養」,令魚的活動空間縮細,運動量隨之減少,自然會慢性地損害魚隻的健康(就好似:醫生都話啦,適量的運動,能有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强抵抗力等作用,病痛自然都會少d……)
《白點病的治療方法》

要做到冶療白點病時可以得心應手,除了要先了解一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外,還要非常清楚以下一點:


現階段還沒有任何辦法或藥物,可以有效地將巳經成功鑽入魚身表皮的白點蟲成蟲或孢子殺死的;只有待白點蟲完全離開寄居體後,才會出現徹底攕滅它們的機會。
明白到以上的話,就可以開始進行以下的作戰計劃:                                                                                                                                                                                                                       

TOP

轉貼........
步驟一:「冷靜」

→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點,再冷靜地判斷相應的對策。


有很多養魚新手一見到魚的頂鰭或尾鰭有一點白色的物體,或甚至乎發現魚有擦身的情況出現,就斷定那是白點病,跟手以為世界末日來臨,又撈魚又加温又落藥,結果得不常反。其實魚鰭上有白點物體,很多時都只是因為「打交」或「撞木撞石」所致,而擦身等情況亦會在魚鱗因先前受損,再而痊癒時發生,胡亂地加温落藥,後果也不用多說。

所以先要冷靜地作出觀察一段時間,在肯定那是白點病後,方才因應環境而作出適當的治療部署。要知道白點病本身並不可怕,極其量只可以用「煩」來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顧心驚而又不懂得去處理的人;現實裡導致死魚的罪魁禍首,往往並不是白點蟲,而是人。
步驟二:「隔離」

→ 輕微病患的魚留在大缸中治療,嚴重病患的魚撈起放落醫療缸分開治療。


理論上,白點病是適宜整缸處理的。因為就算缸中只有一兩條魚出現白點,好有可能白點蟲在缸中已經經過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週期,撈走有白點的魚亦不代表水中、草上沒有白點蟲的孢子或底牀上沒有它的成蟲正在分裂當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徹底的方法還是整缸處理。

其實,除非在別無他選的情况下,個人一直不甚主張每每將所有病魚撈走放在醫療缸治療。因為病魚本身巳十分虛弱,就算在醫療缸中水質有幾相似、水温有幾相同,但始終都會有所差別,而且在一個新的環境之下,或多或少都會使病魚受驚,令其更加虛弱,進一步減低其抵抗力,治療上往往會因而更為困難,轉缸過程若處理得不好的話甚至會令病魚比白點蟲還要先行一步。

不過若當中遇有嚴重病患的魚,在這種迫不得意的情況下,撈起它們分開治療還是有需要的,因為這樣可避免大缸中輕微病患的魚受到再進一步的感染,亦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醫療缸一直在運作著的魚友草友們,隔離的程序會比較簡單,做足對温對水就可以了;而對於那些沒有醫療缸,而需要臨時開一個的朋友們,亦不需要驚惶,可以試試以下的簡易開醫療缸方法:
準備一個細玻璃缸,正常來講一呎或以下已經足夠,方便日後易於收藏

魚缸最好有蓋(書本、雜誌都可以),恐防病魚因厭世而跳缸自盡
準備一個流量適合的掛濾,每小時流量是魚缸容積的3至4倍巳經足夠,太大的話會只會加快水流,迫病魚運動量增加而令其更加虛弱
在大缸中抽少量正在使用的白棉放入掛濾當中作為唯一的濾材
準備弱燈一支,避免强光令魚受嚇,W數唔重要,可以清楚觀察當中魚隻便可
準備氣泵一個,弱的便可以,太强的話只會增加水流,要24小時打氣幫補
準備小型暖管一支,半水上型的較好,方便調教温度,另加温度計一個
弱酸性的魚可在缸底舖少量ADA黑泥增加水的酸性,弱鹼性的魚清缸就可以
用大缸中的水開缸,千萬不要用新水,有黑泥的話要用膠袋舖泥面再慢慢落水,盡量避免衝擊而令水變濁
先運作約半至一小時,待水開始清和温度與大缸相約的時候,就可以對水對温落魚
步驟三:「加温」

→ 慢慢地或分段地將水温調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過30℃。


調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白點蟲在魚體身上的生長速度,催化它們成熟然後脫離魚體;另一方面,此舉亦有助縮短水中那些白點蟲孢子的壽命。

不過,有很多養魚新手一直有個誤解,聽別人講話加温,就以為水温愈高就等同愈好,有些甚至會將水温調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舉只會令病患中的魚更加快和容易死亡!其實當水温24℃至26℃時,整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只會得約48小時,亦即2日,已經夠快有餘。過份地加温,只會令病魚的新陳代謝過快,直接使其更加虛弱,病情嚴重的魚會往往因負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過份地高温亦會對缸中的水草構成一定的壓力,輕則葉黃草溶,重則枯萎,而且還未計對缸中其他生物如蝦、螺等的影響。

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因為此舉「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另外在加温的同時,大家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當水温愈高,水溶氧量就會愈低,但生物耗氧量卻會增加,而且當魚隻因病虛弱時,對氧氣的要求會比平常為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關燈後打氣幫補,而醫療缸中則要24小時打氣。
步驟四:「落鹽」

→ 大缸中用不高於0.3%濃度的鹽水進行維期約3至5日的藥浴,醫療缸中用不高於0.5%濃度的鹽水進行約1至2星期的藥浴,兩者所需的實則時間均要視乎進展而定。再嚴重的話,病魚可以先以1.5%的濃度去進行藥浴,時間以半小時為極限,視乎病魚的大小和體質而定,完成後再放落醫療缸治理。


何為0.3%的濃度?計算的方法很簡單,濃度0.1%就是以100g的鹽加入100L水當中。舉個例子,個缸150L水,要達到0.3%濃度的話就要落450g的鹽,如此類推。至於落甚麽鹽,幼鹽或粗鹽,分別則不大,只要是餐桌鹽便可,但個人一直比較喜歡用供食用的海粗鹽,貪其雜質較少而且未經漂白。另外由於現在不是煲湯,落鹽時千萬不要將鹽直接灑落缸,要先要用暖水將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勻地倒入缸中。

假若一個不留神,落多了鹽量,令魚出現沉底無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狀時,亦不需要驚慌,換水就已經可以解決問題。

用鹽的好處,除了效果顯著之外,最大的優點是它十分可靠,並不會對已建立的硝化系統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而且濃度若不超過0.5%的話,對水草本身亦影響有限。其實坊間巳經有很多「完全無敵超級摧毁白點蟲藥」,當中亦不乏功效顯著的,例如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n),或甚至乎有些好似如TDC(Taiyo Diseases Control)等,標明會自動分解,不需要換水,十分安全云云。

可靠或可信與否,個人不敢莽下定論,只知道用這些藥時切記要將UV燈關掉,以防令藥物因氧化而產生有害物質,亦無辦法為大家提供任何進一步的測試資料;不過既然鹽本身巳經好使好用,又肯定不會對缸中的草或其他生物產生未知的副作用,家中的廚房亦有大量,價錢又平,更一定可以和UV燈共同使用來達致更佳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步驟五:「換水」

→ 大缸中隔日換水四份一,醫療缸則隔日換三份一,直至療程完成,而每次換水均要保持鹽份的濃度。


其實水並不需要太密地換。換水的目的是要:一)減低水中所含白點蟲活孢子的數量,二)將死去的白點蟲成蟲或孢子帶走而令水質在治療的過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換水,都會為缸中的生物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更何況是正在生病中的魚。換水太密或太多只會令病魚更虛弱,更難快速痊癒。

另外換入的水要保持適當的鹽濃度,例如大缸中換走50L水,新換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鹽以維持0.3%的濃度,當然不要忘記加定水劑(除氯和除重金屬),而且可能的話,要盡量避免温差的出現,在冬天時最好先為新水加温,等新水達到和大缸一樣的温度時,才好加入缸。

當完成整個療程後,亦即是白點病被完全治癒後,亦無需要將大缸內的水一下子全部換走,只需先換三份一,然後再照平常一樣,每星期換三份一水便可。
步驟六:「等!」

→ 耐性是最好的戰友。


如同對付任何魚病一樣,治療白點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下下都貪快,又高温又加重藥,不要說是病魚,健健康康的魚都會死。

那麽幾時才叫作戰勝利呢?要等到再無發現魚身上有白點的那一日開始計,其間繼續療程,若果在跟着的3日內都沒有白點再出現,那就可以開香檳慶祝了;若果不幸地發覺白點再現,亦千萬不要洩氣,可能白點蟲太强,到時只需再維持療程一段時間,直致可以開香檳的情況出現為止。

另外一個很常出現的誤解是,魚病時要停止餵食。其實這是毫無必要的,因為魚病時同人生病時一樣,雖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營養才能增强體質,再而增加抵抗力去應付白點蟲的攻擊。所以千萬不要停止餵食,反而在餵食的份量上需要減半或以上,避免病魚因無胃口,令食物過剩而導致水質迅速惡化,或因病時吃得太飽而引發其他如消化不良等併發症。若然可以的話,魚病時餵些高級少少、容易消化的飼料會更好。
其實總括來講,只要肯「細心」地觀察,「愛心」地對待,再「耐心」地去應付……,白點病?敢大膽講句:毫無難度可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