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月供基金,長線投資,厄錢厄錢厄錢

月供基金,長線投資,厄錢厄錢厄錢

有兄台出post說-基金根本就係厄錢,我本人有一個真實例子
在2000年開始每月一千在銀行供環球股票基金(因為覺得低風險)到現在,除了沙士失業沒供9個月,現在剩下63%,什麼平均成本法
本人沒有打算賺大錢,只想5-10%回報,估不到輸那麼多,我知道我不是最慘,只想說基金致命傷是手續費貴,認購費,管理費,長線用月供投資風險一樣高

TOP

我覺得基金既好處係好容易接觸更多既投資市場, 唔同既國家, 唔同既行業, 仲可以用小既成本, 去買多類型既野.

但唔等於供10幾20年唔駛理, 個個月放錢入去就會賺到好好既回報......
一樣要留意你選擇既市場情況, 情況唔明朗既時候就要轉低風險, 例如債券......
任何一個國家, 或者行業都無可能長時間維持高增張高回報........要識走位先得架.......

風險係高架, 一般無風險債券得1-2%回報, 但好多基金市況好既時候有最少10幾20%回報, 風險同回報係有一定既關係........                                                                                                                                                                                                                                                                                                                       

TOP

平均成本法,只適用於市場長遠係增長,否則只會越買越底.                                                                                                                                                                                                                                                                                                                       

TOP

將自己辛苦賺取的金錢,給一D唔相識我人投資, 好蝕底

TOP

呢個好似係你自己既問題, 股票基金跟股票的, 股票而家大跌佢點會可能唔跌?

TOP

解構「平均成本法」謬誤
盧世和

以月供形式投資基金的投資計劃近年已頗為普及,在介紹這些計劃的刊物上,以及業內人士大多亦會提到運用「平均成本法」作定期投資的效果。

平均成本法的主要原理是,由於投資計劃的每月供款是固定的,但基金單位價格卻會隨着市場波動而升降,因此在整體市場上升時,每次購入的單位數目便逐漸減少;但在市場下跌時,購入的單位數目卻不斷增加,因此,當儲蓄計劃開始後,即使市場回落或大幅波動也毋須擔心,因為這投資方法能自動替投資者在市場愈低潮時,購入愈多基金單位,到市場調整完畢而再上升時,累積的購入單位便可獲利。

這方法看似簡單可行,但卻不是萬無一失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投資計劃最終能否獲利仍是要視乎投資的基金能否上升,如投資的基金長期表現不濟(如1998年至今的日本基金、1994年至今的東南亞基金、2000年至今的科技及電訊基金等),就算長期不斷以較低平均價購入基金單位,亦不能帶來利潤。

其次,平均成平法發揮最佳效果是,當市場在一時段經歴「V形」走勢,因為在市埸愈下跌時購入單位便愈多,就算市場只是回升至時段開始時的水平,亦已有利可圖。可是,市場的走勢卻不一定是這樣的,過去兩至三年的股市走勢卻是「倒轉V形」。在這個時期,定期購入基金單位的平均價格便會比現價高,如在這時段開始時一次過投資,現在只是「打回原形」,但以定期方式分段購入,現在卻會錄得虧損。

還有的是,隨着時間過去,儲蓄計劃中購入的單位自然愈來愈多,而每次新購入單位的比重,將較計劃初段時逐漸下降,屆時如市場再出現調整,新購入單位的平均化效用便遠不如前。例如儲蓄計劃每月供款5000元,一年後每次的購入量是整體已投資金額(6萬元)的十二分一;但到三年後,每次投資的5000元只佔已投資金額(18萬元)的三十六分一。

由此可見,.每次新購入的比重及影響將逐步減少,整個儲蓄計劃的表現主要是受已投資的基金組合的價格升降影響,平均成本法作為自動調節平均購入價的效用也漸漸消失。

事實上,平均成本法只在某種市場環境,以及在定期投資計劃早期能發揮作用,絕不可被說作「在任何市場走勢、投資時段均有效」的投資方式。投資計劃最終能否達至既定的回報目標,基金組合因時制宜的「長期積極管理」才是成敗關鍵。

TOP

我覺得基金既好處係好容易接觸更多既投資市場, 唔同既國家, 唔同既行業, 仲可以用小既成本, 去買多類型既野.

但唔等於供10幾20年唔駛理, 個個月放錢入去就會賺到好好既回報......
一樣要留意你選擇既市場情況, 情況唔明朗既時候就要轉低風險, 例如債券......
任何一個國家, 或者行業都無可能長時間維持高增張高回報........要識走位先得架.......

風險係高架, 一般無風險債券得1-2%回報, 但好多基金市況好既時候有最少10幾20%回報, 風險同回報係有一定既關係........                                                                                                                                                                                                                       

TOP

平均成本法,只適用於市場長遠係增長,否則只會越買越底.                                                                                                                                                                                                                                                                               

TOP

將自己辛苦賺取的金錢,給一D唔相識我人投資, 好蝕底                                                                                                                                                                                                                       

TOP

呢個好似係你自己既問題, 股票基金跟股票的, 股票而家大跌佢點會可能唔跌?

TOP

解構「平均成本法」謬誤
盧世和

以月供形式投資基金的投資計劃近年已頗為普及,在介紹這些計劃的刊物上,以及業內人士大多亦會提到運用「平均成本法」作定期投資的效果。

平均成本法的主要原理是,由於投資計劃的每月供款是固定的,但基金單位價格卻會隨着市場波動而升降,因此在整體市場上升時,每次購入的單位數目便逐漸減少;但在市場下跌時,購入的單位數目卻不斷增加,因此,當儲蓄計劃開始後,即使市場回落或大幅波動也毋須擔心,因為這投資方法能自動替投資者在市場愈低潮時,購入愈多基金單位,到市場調整完畢而再上升時,累積的購入單位便可獲利。

這方法看似簡單可行,但卻不是萬無一失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投資計劃最終能否獲利仍是要視乎投資的基金能否上升,如投資的基金長期表現不濟(如1998年至今的日本基金、1994年至今的東南亞基金、2000年至今的科技及電訊基金等),就算長期不斷以較低平均價購入基金單位,亦不能帶來利潤。

其次,平均成平法發揮最佳效果是,當市場在一時段經歴「V形」走勢,因為在市埸愈下跌時購入單位便愈多,就算市場只是回升至時段開始時的水平,亦已有利可圖。可是,市場的走勢卻不一定是這樣的,過去兩至三年的股市走勢卻是「倒轉V形」。在這個時期,定期購入基金單位的平均價格便會比現價高,如在這時段開始時一次過投資,現在只是「打回原形」,但以定期方式分段購入,現在卻會錄得虧損。

還有的是,隨着時間過去,儲蓄計劃中購入的單位自然愈來愈多,而每次新購入單位的比重,將較計劃初段時逐漸下降,屆時如市場再出現調整,新購入單位的平均化效用便遠不如前。例如儲蓄計劃每月供款5000元,一年後每次的購入量是整體已投資金額(6萬元)的十二分一;但到三年後,每次投資的5000元只佔已投資金額(18萬元)的三十六分一。

由此可見,.每次新購入的比重及影響將逐步減少,整個儲蓄計劃的表現主要是受已投資的基金組合的價格升降影響,平均成本法作為自動調節平均購入價的效用也漸漸消失。

事實上,平均成本法只在某種市場環境,以及在定期投資計劃早期能發揮作用,絕不可被說作「在任何市場走勢、投資時段均有效」的投資方式。投資計劃最終能否達至既定的回報目標,基金組合因時制宜的「長期積極管理」才是成敗關鍵。

TOP

股神都輸錢, 班基金經理斷估都唔會叻得過股神吧
最高風險的產品, 都係 5 - 10 %回報炸

TOP

你轉去買礦業or其他有potential個d啦..
仲有, 唔好買環球..
美國歐洲個d lose好多ga..

其他再detail d ge就要做下research lu,
總之買fund都係要自己                                                                                                                                                                                                                       

TOP

小弟都係身受其害...

兩年前開始以月供形式供新興市場 (拉美, 中國, 新興歐洲, 金磚)
兩年來乜都唔理
而家賬面淨返一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