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名聲不顯的超級名將陳慶之

名聲不顯的超級名將陳慶之

名聲不顯的超級名將陳慶之


少年歲月:
陳慶之,字子雲,出身寒門,本籍義興郡國山縣,也就是今天江蘇宜興縣南。魏晉南北朝時代注重門第出身,陳慶之這種的人很難有機會出頭,不過他運氣算是不錯,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梁武帝蕭衍身邊,擔任類似書僮的職務,那時候他大概只有十一、二歲時。這一段歲月的相處,讓陳慶之終生效忠梁武帝,蕭衍對他也保持高度的信任,兩人間的關係有些情同父子。
當時蕭衍下圍棋成癡,每次一下就是通宵達旦。一般的侍從沒這麼好的體力陪他熬整晚,只有陳慶之不論多晚都能陪著這位棋迷老闆耗下去,蕭衍自然也對這位少年格外賞識。下圍棋強調大局觀,或許陳慶之日後在戰場上超凡入聖的表現,和圍棋也多少有點關係。
田中芳樹在小說中虛擬一段陳慶之的故事,說他在下棋能一眼看穿大局,推衍到戰場上也是一眼看穿要點,給予敵人致命打擊。其實下棋和戰爭是兩回事,不過人的決斷風格是一貫的,可惜今天找不到他的棋譜,否則我們多少可以從其中了解決策模式。
公元五○二年,蕭衍攻入建康當上皇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這個職務主要是傳達赦命一類的工作。陳慶之雖然任文書工作,但對軍旅之事表現得頗有興趣,在任上常把所得的俸祿分給一些將士。不過史書上說他「射不穿紮,馬非所便」,可見他臂力很差,騎術也不怎麼樣。古代選拔武將多以勇猛為主,憑他那那種身手,就算生在不講究門第的時代,想要領兵帶將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轉任軍職:
梁武帝是靠戰爭打天下,所以不像一些皇帝把軍旅之事當兒戲。陳慶之雖然是他的近側,也多次爭取擔任軍職工作,但始終沒有得到允許。
這一點應該稱讚蕭衍,畢竟陳慶之完全沒有任何軍旅經驗,又是寒門出身,如果隨便讓他帶兵,不但難以服眾,更是拿國家名器開玩笑。於是陳慶之在文職工作一待就是二十三年,最後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好不容易才在四十一歲時轉入軍職。這一件事印證了軍事天才是最難發掘的天才,光有天才沒有機會也是枉然。
公元五二五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請求歸降,蕭衍任命陳慶之為武威將軍,和胡龍牙、成景俊率軍去接應元法僧。這是陳慶之第一次有記錄的領軍行動。這個任務相當輕鬆,和行軍訓練差不了多少。
蕭衍明顯還不太信任這位只有腦袋,卻沒有武藝的隨從,所以先給他個簡單的任務試試看。如果站在人才培植的立場,這種作法是極其正確的。

徐州之戰:
州順利地完成接應任務後,陳慶之又被任命為宣猛將軍、文德主帥,率領兩千人護送豫章王蕭綜到徐州,接管新取得的領土。這個任務原本不困難,雖然早知徐州是南北必爭之地,蕭梁取得這塊地盤,北魏方面絕對不善罷甘休,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北魏反應相當快速,馬上派出了以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領兩萬兵力奪回徐州。
陳慶之頭一次作戰就是在絕對的劣勢下進行,安封王元延明為了阻止梁軍,派遣部將丘大千築起營壘,阻斷梁軍前進路線。可是這個營壘在陳慶之的攻擊下很快就覆沒了。史書上對這一段記載很簡略,只說陳慶之「進薄其壘,一鼓便潰」,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逼近敵人的營壘,僅一通戰鼓便將敵人完全擊潰。
一通鼓的時間到底多長沒人說得準,不過總不會超過一小時。以兩千軍隊一小時內擊潰兩萬名守在璧壘後的軍隊,這場仗很難理解怎麼打的。中國史書在談戰爭時往往只重大戰略的描述,對作戰過程與佈署都只一筆帶過,讓後事讀史者只能自己發揮想像力,卻無法詳細了解戰術的運用。
最後徐州之戰的結果讓人更不可思議,梁軍統率蕭綜居然懷疑自己的是蕭齊的末代皇帝寶卷的兒子,因此扔下軍隊投奔到北魏去。主帥投敵一事造成軍中大亂,軍士潰散而逃,陳慶之只好連夜斬關整兵退卻,徐州又落回到北魏手中。

壽陽之戰:
公元五二六年,蕭衍再命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以陳慶之假節負責全部軍事行動,可見去年徐州之役讓他對陳慶之評價完全改觀。
這次戰役北魏豫州刺史李憲,派遣他的兒子李長鈞築起兩座壁壘來抵禦梁軍的攻擊。陳慶之到達後隨即展開猛烈進攻,李長均的壁壘一下就垮了,李憲看到根本無法承受陳慶之的進攻,不得不舉白旗投降,陳慶之率部佔領了壽陽城。這一戰梁總共得到了壽春地區大約五十二個城鎮,豫州大部分歸入南朝的統治區。陳慶之也因此被賜封為關中侯,在當時算是個中級的將領了。
壽陽之戰中雙方兵力沒有記載,但單就一天之內擊垮對方的防禦來看,無論兵力對比如何,絕對可稱為「完勝」。

駝澗之役:
公元五二七年,南梁再度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蕭衍命曹仲宗攻伐渦陽。陳慶之在此役大概是擔任監軍角色,並沒有實際帶兵,不過卻有皇帝親賜的節仗,必要時有便宜行事之權。
北魏聽到梁軍北伐,派征南將軍常山王元昭等率馬步十五萬來援,先鋒部隊先出發,到達離渦陽大約四十裡的駝澗。陳慶之聽到北魏前鋒來到的消息,主張應該馬上前往迎戰。但參軍韋放認為北魏前鋒部隊必定是精銳的騎兵,戰勝了不足以作為功勞,失利了則會影響整個軍隊的士氣。他引用兵法上以逸待勞的道理勸陳慶之不要出擊。陳慶之自信的說:「北魏軍隊遠道而來已經非常疲憊,離我們距離又遠,不會想到我們敢主動發動攻擊,現在趁他們尚未和大隊人馬會合前去挫挫他們的銳氣,出其不意下一定會被成功。而且北魏軍隊駐紮的營寨林木豐盛,夜裏必不敢出來巡視。如果你們再有疑惑的話,那我一個人率軍去攻擊他們。」
當時的領軍曹仲宗和韋放都不同意陳慶之的意見,不願派兵給他。陳慶之一火大乾脆獨自率領直屬的二百多名騎兵進攻,四十裡的長途奔襲,一舉擊破北魏的先鋒部隊,使得當時北魏援軍士氣大跌,人人震恐,援軍部隊停滯不前。陳慶之戰勝後回到營寨和大主力部隊會合,連夜將軍隊開至渦陽城下,與北魏的援軍形成對峙局面。
十五萬軍隊的前鋒至少也有一萬人,陳慶之以兩百多人竟然敢夜襲一萬人。勇猛的已經不只是陳慶之一個人,那兩百多名直屬騎兵也讓人佩服。話又說回來,在這種比例下還能一舉擊破敵軍,以後陳慶之下的命令恐怕沒有人會再懷疑了。

渦陽之戰:
圍攻渦陽的戰役因為陳慶之不是主將所以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其間梁魏雙方打了大大小小數百仗。到後來梁軍士氣已經衰竭,北魏援軍又一再移動到梁軍後方築起營壘,威脅梁軍的補給線,主將曹仲宗和韋放在這種不利局面下終於計劃撤軍。
陳慶之聽到撤軍計劃後,拿著梁武帝賜給他的節仗(類似後來的尚方寶劍),在軍門前大聲說:「大家來到此地,經歷了約一年時光,耗費了大量的糧草和金錢。但是大部分軍隊都沒有鬥志,只會謀劃退縮求全,這怎麼是想要立功報效國家,相聚在一起討伐敵人的表現呢!我曾聽說兵法上,只要將自己置之於死地,不畏懼死亡,就有獲得生存和勝利的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共同討伐敵人,如今你們商議班師退卻,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如果違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來行事。」陳慶之既然抬出皇帝來,曹仲宗等人只能依從他的計劃繼續作戰,而且乾脆由他領軍,反正勝負的責任都讓陳慶之自己扛。
北魏援軍在交戰期間一連築起十三道營壘,以皮繩將橫木圍住,並在營壘前設下鹿角和攔馬樁。陳慶之率領部分精銳部隊,口中含著紙片,半夜對北魏營壘發起夜襲,一口氣就攻陷四個營寨。史書上說渦陽守將王緯為陳慶之的勇毅所折服,請求歸降。其實王緯應該是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和陳慶之對抗,所以趕緊投降保命。
王緯投降後,剩下的九座城寨仍然兵力雄厚,防衛森嚴。陳慶之將俘虜的首級列在陣前,恐嚇守軍,然後擂起戰鼓奮力進攻。不知道是被陣前的首級嚇破了膽,或是陳慶之所部攻擊太過猛烈,九座城寨中的魏軍迅速崩潰一敗塗地,車甲狼藉,屍橫遍野,史載連渦水為被魏軍屍體所阻塞。
曹仲宗和韋放在渦陽打了一年多,搞到要撤兵,陳慶之一接手沒幾天就把北魏打到屍橫遍野,由此可以看出天才與普通人差異的巨大。

睢陽之戰:
公元五二八年,北魏發生「河陰之變」,大將爾朱榮屠殺北魏皇室近兩千人,並擅自另立新帝,元氏宗族人人自危。北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率部隊向南梁投誠,並請求蕭衍幫助其復位。蕭衍認為這是一個向魏土拓境的大好時機,於是欣然同意,命陳慶之以假節的身份奉命送元顥北上洛陽。這本來應該是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可是蕭衍似乎將主要目標定在收復淮河以北,不願花費太多精力在元顥,僅讓陳慶之率自己本部七千人前往。
公元五二九年,元顥於渙水邊即位稱帝,命陳慶之為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幾乎把所有重要軍職稱號都加到他頭上。不過這些名號根本沒什麼用,因為兵力還是只有那七千人。
陳慶之先從銍縣出發,隨即攻克滎城,進逼睢陽城下,守城的魏將丘大千有將近七萬人馬。丘大千雖有十倍於對方的兵力,但上次徐州之役似乎讓陳慶之打怕了,所以不敢攻擊,而是築起九座營壘,企圖阻擋陳慶之的前進。
陳慶之一到睢陽就展開攻勢,從早上打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已經攻陷了三座營壘。丘大千在北方也算赫赫有名的將領,以七萬大軍對七千人一天防線就報銷三分之一,嚇得他不敢再戰,馬上率眾向陳慶之投降,北魏邊防軍七萬人一日之間全軍覆沒。

考城之役:
睢陽大敗後,北魏趕緊派出征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率皇室近衛隊二萬人阻擊陳慶之。元暉業基於陳慶之以往的戰績,不太敢和他打野戰,於是將部隊移入考城駐紮。
考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城的四面為河水所包圍,理論上以三倍兵力和堅城為依靠應該是沒有問題了,至少也可以牽制敵軍很長的時間。結果陳慶之命令屬下在水面修造浮壘,隨後借助浮壘乘筏順流攻城,竟然一天內就攻陷了這個水上城堡,生擒敵方主將元暉業,擄獲戰車七千八百輛。元顥大喜之下晉升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
考城勝利後陳慶之繼續揮師北上指向洛陽,沿路不少城池看見他的旗幟就請求歸降。平心而論,連以三倍精銳防守堅固要塞都撐不了一天,沿路城池不投降還有其他選擇嗎?

滎陽圍城戰:
陳慶之在攻到榮陽時再一次受阻。北魏下定決心保衛洛陽城外圍的重鎮,集結了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和滎陽駐軍混合編成將近七萬人的大軍,以十倍兵力阻止陳慶之的前進。理論上有十倍的兵力加上異常險固的城池為依靠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但這只是讓陳慶之創下他生平最輝煌的勝利。
陳慶之一開始因為孤軍深入,人員得不到補充,所以不願強攻大城。他發動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攻擊,都未能攻下滎陽。此時,北魏打算一舉殲滅這支深入的精銳部隊。爾朱榮加派大將元天穆率領主力軍十八萬人,繞到梁軍東、南面截斷陳慶之的退路;再派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率胡騎五千,騎兵將領魯安率領夏州步騎混合軍九千多人來支援楊昱,使得滎陽城內兵力增加到八萬多人;又命右僕射爾朱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率領一萬騎兵,占據西面的虎牢關使得陳慶之無路可退。這幾路大軍總人數達到二十八萬人之鉅,以四十倍的兵力將陳慶之團團包圍住。
元天穆、爾朱吐沒兒一前一後對陳慶之形成夾擊之勢,旗鼓相望,聲震百裡。當時滎陽城還沒有攻陷,四面又全是敵人,一直跟隨陳慶之出生入死的常勝軍也感到了死亡的逼近,軍中布滿絕望不安的氣氛。陳慶之看到這種情況就把軍士們集合起來說:「我們出發至今,攻陷城池侵略土地已經不少了﹔你們一路上所殲滅的敵軍中有的是他人的父親,有的是他人的兄長弟弟,元天穆的部隊都把我們當作仇敵。我們才七千人,敵人卻將近三十餘萬,今日事已至此不要再考慮如何求生了。我想和敵人的騎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決高下,必須等他們還沒到來之際,攻克眼前這座城壘,大家不要再猶豫惶恐,那樣只能是自取滅亡啊!」
陳慶之的話讓軍隊認清所處的險惡局面,唯有奮死一戰才有生機。於是他親自擂鼓,以敵人十分之一都不到的兵力展開進攻,結果一通戰鼓下來士卒奮勇登城,來自東陽的勇士宋景休、和義興的魚天愍首先登上城樓,隨即攻陷了天下巨城榮陽。



TOP

滎陽之役:
滎陽被攻陷後沒多久,外圍的北魏援軍就集結包圍了榮陽城。令人驚訝的是陳慶竟然不願守城,而是選擇在城外決戰。更誇張的是他沒有將七千人全部投入戰場,為了預防萬一,先把四千人放在城中,然後親自率領區區三千名騎兵背城迎戰魏軍。
北魏軍隊主要由游牧的鮮卑族組成,騎兵的戰力自然頗為可觀,南方騎兵傳統上比北方弱很多。因此平原上的正面作戰一向都是北方穩占上風,更何況這一次兩軍在數量上有著六十倍的差距。
但陳慶之讓北魏的騎兵神話一下子破滅了。是役,陳慶之以三千騎兵大破元天穆麾下十五萬軍隊與三萬人的騎兵隊,騎兵將領魯安在戰陣上投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僅以單騎逃生。戰役結束後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穀帛都不可勝計。此後陳慶之繼續進攻虎牢,爾朱世隆聽到陳慶之來了不逃才怪,洛陽外圍的重鎮又落入陳慶之手中。
這次戰役的兵力配置與常理不合,以七千對十八萬都屬誇張,陳慶之為何還要留四千人守城,僅以三千人出戰?我猜可能是滎陽剛打下來,城內俘虜太多,或是民心不穩,所以必須留人看守。

虎牢之戰:
北魏皇帝元子攸聽到虎牢失陷,馬上放棄洛陽逃奔並州。留下的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領文武百官百僚,封了府庫,奉迎元顥入洛陽宮,並且改元大赦。至此,陳慶之的入洛之行算是大功告成。
不過北魏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個由南梁扶植的政權,到處都有反抗的勢力。大將軍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率領將近四萬人攻陷大梁城。而後王老生和元天穆各領兵二萬,採取分進合擊的戰略占據了虎牢關。並讓刁宣、刁雙兩人率領部隊進入入梁、宋一帶阻止梁軍北上。陳慶之得知後馬上從洛陽出擊,大多數敵將聽到他的威名還沒怎麼交戰就趕緊投降,元天穆又一次很沒面子的衹剩下十餘騎向北渡河逃走。
《梁史》上記載,陳慶之從銍縣出發到洛陽,十四個月內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戰全部獲得勝利,並在三日內陷落要塞虎牢關,進入洛陽,他那僅僅七千人的「白袍隊」幾乎沒有損傷。陳慶之四大戰就打垮三十多萬人,四十七戰少說也打垮五十萬人次吧!居然七千人幾乎沒有損傷,真令人難以想像陳慶之到底是如何指揮軍隊。

身受猜忌:
攻陷洛陽後陳慶之深知本身兵力不足的弱點,於是對元顥說:「如今我們遠道而來,沒有平定的地方還很多,如果人家知道我們的虛實,就很麻煩了,我們應該早作打算。最好盡早稟告武帝,另外派遣精兵前來協助我們﹔並且通告各州,如果有南人經過當地須加以護送。」元顥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想按照陳慶之的話去做欲從之,元延明卻對他說:「陳慶之兵不過數千人,已經所向無前,難以節制,如今還要增加他的部隊,他怎麼還能再為我們所用?到時候大權在他手中,我們都要聽他的,北魏的宗社恐怕要毀在你手裏!」元顥因此開始猜忌陳慶之,甚至怕陳慶之會密奏蕭衍請兵,就搶先上表梁武帝說:「河北、河南已定,衹有爾朱榮還在跋扈,我和慶之能夠應付他。如今州郡剛剛納入領下,正須要安撫,不宜再增加士兵,以免驚動百姓。」於是梁武帝就命令本來准備馳援的各路軍隊都停在邊界地區。
元顥話雖說得很滿,但洛陽城中南梁的軍隊加上收編的宮內的近衛軍還不足一萬人,根本無力控制局面。而北魏主力天柱將軍爾朱榮、右僕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已經率領鮮卑族、芮芮族南下,並挾逃往並州的魏主元子攸前來攻打洛陽,號稱百萬之眾,實際上大約三十萬人左右。這一仗北魏可謂傾國而出,元顥原先所攻陷的城池,聽說爾朱榮親自來攻,一時之間紛紛反叛。
陳慶之的副手馬佛念看到這種情況私下對陳慶之說:「將軍立下高過魏主和梁帝的大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可見將軍已經遭到了猜忌懷疑,這是何等危險的事啊!況且廢立昏君,另立明君,或幫助君主解決困苦疑難的很少有善終的。如今將軍威震中原,聲動河塞,不如殺了元顥占據洛陽,這可是建功立業千載難逢的機會啊!」我們不知道陳慶之聽了這番話後是否動心,不過史書上記載陳慶之是個性格偏於內向溫和的人,也就是沒什麼野心的傢伙,所以馬佛念這個建議自然沒有被採行。
陳慶之雖然不願稱王,多少也怕被元顥所害,所以藉口元顥曾任命他為徐州刺史,堅持要求前往徐州赴任。元顥聽到陳慶之要走留下自己面對爾朱榮十萬大軍,自然是不肯放人。並且對陳慶之說:「當初主上把洛陽的防衛重任全權委托給你,你卻突然要離開前往徐州,有人會說你是急於貪圖富貴,而不為國家考慮。主上的敕令在我手裏,你這樣做恐怕將來會受到主上的責難啊!」元顥既然抬出梁武帝來,陳慶之自然也就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光榮失敗:
爾朱榮的勢力已經越過黃河以來對洛陽形成包圍,陳慶之為了減輕洛陽方面的壓力,遂主動率七千人渡過黃河去守要塞北中郎城。爾朱榮看到陳慶之背水前進,馬上兵臨城下企圖一舉消滅陳慶之。陳慶之也不願守城,於是領著自己那七千人出城決戰。史書上對這次交戰記載很簡略,只說「三日十一戰,傷殺甚眾…...榮意欲還北,將圖後舉。」也就是爾朱榮在三天內和陳慶之打了十一仗,爾朱榮的軍隊死傷慘重,幾乎打不下去準備要撤退走人。七千對三十萬,居然是三十萬的一方死傷慘重,幾乎要主動退軍。
不過爾朱榮也不愧是北方當時第一名將,四十倍的優勢雖然死傷慘重,至少還沒像元天穆六十倍優勢還被打到逃亡。而且他知道打不過陳慶之,馬上就改變策略。仗著人多,爾朱榮不再與陳慶之作正面接觸,而是撥出十萬人,製作許多木筏渡過黃河,直接抄襲元顥大本營。元顥哪是爾朱榮大軍的對手,一戰即潰,他在逃往臨潁的路上被抓獲,洛陽隨即失陷。
洛陽既失,沿路的城池又大多反叛,陳慶之只能帶著他剩下的部隊選擇退回南梁本土。史書說爾朱榮親率領大軍追擊陳慶之,不過恐怕還是跟在後面走的成分居多,要打還是不敢的。否則以當時黃河兩岸都在爾朱榮控制下,豈能讓陳慶之安然渡過黃河。陳慶之一直走到嵩河,沿路不斷打敗阻擋與追擊的北魏軍,簡直如入無人之地。不幸的,在渡嵩河時,竟然遇到山洪暴發,陳慶之那身經百戰的軍隊一下子死散無數。陳慶之因為親自負責殿後,沒有被洪水沖走,但後面爾朱榮緊逼而來,陳慶之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剃度裝扮成僧人,抄近道到達豫州,在豫州人程道雍的幫助下陳慶之被暗地送出汝陰回到了建康。
關於陳慶之回國還有另外一說,陳慶之渡河時雖遭損失,但還有三千五百人左右,陳慶之就靠這三千五百人打回國去。理論上這一說應該比較合理,總不可能渡河時全部七千人都在河裏被沖走吧。
陳慶之最後的失敗並不是敗在敵人之手,而是敗於大自然的力量。以他的戰績恐怕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打敗他。

江淮平匪:
回到建康後,後悔沒有派軍支援陳慶之的梁武帝對於陳慶之全軍覆沒一事未給與責難,加封其為右衛將軍,委以都督之職,負責沿淮河一帶的防務工作。
這時正好有一個法號僧強的和尚自稱皇帝,當地的土豪蔡伯龍起兵響應。他們募集了將近三萬人,攻陷了北徐州,濟陰太守楊起文棄城逃走,鐘離太守單希寶被殺。梁武帝命令陳慶之討伐,並親臨白下城,為陳慶之餞行,他對陳慶之說:「江、淮一帶的賊兵十分厲害,他們的鋒芒令人難以阻擋,你要運用計謀,不要輕易決戰。」。梁武帝的這番話不無道理,但對陳慶不太適用。三萬土匪算什麼東西?如果陳慶之還要用計的話,那被他打敗的北方名將都去跳河自殺算了。陳慶之一到馬上展開決戰,數天後蔡伯龍、僧強的首級就被送到了建康城。

鎮邊名將:
公元五三○年,陳慶之被任命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軍事,幾乎包括了梁朝北方邊境線的三分之二。陳慶之剛到義陽赴任,就率兵包圍了懸瓠,在溱水一帶大敗北魏的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史雲寶,又在楚城擊敗了前來增援的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
這幾仗打得北魏元氣大傷,不敢再有一點動靜。陳慶之遂減免義陽兵役,停止了水運補給,在周圍的郡縣實行了一系列的休養政策,開田六千多頃。兩年後各州的糧食儲備大為充實。
公元五三六年,北魏再派遣大將侯景率領七萬人進犯楚州,楚州刺史桓和被殺,侯景進軍淮上,寫信勸陳慶之投降。這時陳慶之手下不足一萬人,梁武帝怕陳慶之不敵,就命令湘潭侯、右衛將軍夏侯夔等去支援陳慶之。梁武帝和侯景都低估了陳慶之,援軍剛剛開到,陳慶之早已經把侯景打得一塌糊塗,七萬大軍全軍覆沒。侯景原本準備長期作戰帶了許多輜重,結果什麼都沒拿走,孤身一人逃回北魏。陳慶之戰後把戰利品全都拿來救濟豫州災民。
想想侯景也真是不自量力,他老闆傾全國之力,以四十倍兵力都被陳慶之打敗,他居然敢寫信勸降,沒死就算命大了。

英雄隕落:
公元539年10月,陳慶之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他被追封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給與鼓吹一部(九錫的一種)。謚號武侯,這對於他而言的確是當之無愧的稱號。

TOP

如果是事實的話...這人恐怕比諸葛亮更功蓋三分國了吧 =]
我有空會去找一下資料的

謝了

TOP

當然事實如此,只是能做為佐證的資料太少→總不能以「結果論」來評定吧!?
但是,是個厲害的戰將!

TOP

陳慶之這個名將真的沒聽過
可能是我較少留意南北朝的關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