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14歲媽媽需要的是教育,不是侮辱

14歲媽媽需要的是教育,不是侮辱

一名只有14歲的準母親把懷孕照片放到討論區向人炫耀,卻引來網民激烈批評。孩子的經手人已被判刑,與她早分了手,更與其父親向她施壓要求墮胎,將面對單親困境的14歲媽媽卻表示會戒掉壞習慣,只求能撫養孩子。一些人稱讚其勇於承擔後果,但更多人抨擊她只是公開炫耀、濫交及禍延下代……然而,昔日的中學校長對於這位已被標籤成「魔鬼」及「反面教材」的學生沒有表示放棄,指出仍願意給她上學機會,因為這些學生最缺乏的是愛和關懷。

14歲媽媽事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信義會「生命天使」的資料顯示,07年未婚墮胎的數目便有326宗,而未成年產子的少女近半是來自天水圍、元朗及屯門等新市鎮。從問題家庭中成長的背景與未成年懷孕不無關係,一位剛上中學的女生為何會上學5天便會逃學及失蹤?如果家庭呵護庇至、教養良好,她會向那些陌生男人求取「愛和關懷」嗎?她的成長環境與條件本身已是不幸,在缺乏保護下成為受害者也不自知。


由於社會普遍不接受未成年及未婚懷孕,當14歲媽媽天真地把大眾敬而遠之的話題作公開討論時,就像刺中了社會死穴一樣,我們無法接受這個社會問題的現實,只好把這些不幸的人異化,將其形象妖魔化地刊登在媒體上,好讓我們以此作為反面教材去進行港式性教育。她炫耀孕照及自己荒唐的經歷固然不對,但需諒解她是一個剛被導入正途的孩子,在一間沒有朋友及親人的宿舍裡孤獨地待產,只懂以自己不成熟的語言在網絡上表達自己,希望獲得關懷及認同她的新開始。

現實卻是她被人以舊賬清算……煙酒、吸毒及濫交的罪名統統掩沒其承擔後果的勇氣,這無疑是把她推向另一個不幸。面對滔天抨擊,社會無其容身之處,而她的小孩也將活在一個悲劇家庭裡,因為她這個不被社會給予機會的單親媽媽將無法立足。將心比己,我們接受自己犯錯,卻無法接受一個14歲的孩子犯錯,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教育了。14歲媽媽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侮辱。

本人認為應以務實態度面對未成年懷孕的問題,不鼓勵亦不歧視。應對上升個案趨勢,學校和家長需加強家校合作,從家庭作好性教育工作,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談「性」比單向灌輸性知識更有效。而為保護這些未成年懷孕的少女,有關宿舍既然容許上網,應考慮可能引致的風險及安全,加裝過濾軟件及指導他們如何使用互聯網,避免相同事件發生。政府有關部門、學校及社會團體更應考慮制定有效措施、提供配套服務,以協助這班未成年母親解決就學及照顧子女的兩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