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龍魚分類簡介`

[轉]龍魚分類簡介`

根據龍魚的分布區域可分為:

1.美洲   3種
(1)銀帶
(2)黑帶
(3)海象

2.澳洲   2種
(1)星點澳洲龍
(2)星點班紋澳洲龍

3.非洲   1種
(1)非洲龍

4.亞洲   1種4類
(1)過背金龍
(2)紅尾金龍
(3)紅龍
(4)青龍

亞洲龍魚總論

        這種龍魚是真正在東南亞發現,也是最受歡迎,價格較高的一種。因各產區品種不同,而以顏色來區分,如馬來西亞的金龍、青龍;印尼的紅龍、金龍、青龍。

外形特色

  亞洲龍魚的身材、體型多為修長,腹部寬呈圓弧狀,幼魚時背部為水平,成魚時會略帶弧型,腹部寬度約4?5.5吋,鱗片粗大,側線有21?24片鱗,腹鰭、臀鰭有向距,胸鰭有14支梗骨,臀鰭有26?27支梗骨,胸鰭有7支梗骨,長度約佔魚體1/3長,腹鰭有5支梗骨,尾鰭有桃形與扇形二種,後三鰭(尾、臀、背)不相連,嘴特大呈斜狀開裂,長度超過魚眼位置,牙齒細密尖銳,張口時呈方形。眼睛大,吻部有一對鬍鬚,此魚體型最大長三尺,重達7公斤。

繁殖情形  

        龍魚在繁殖方面並不太容易,每次產卵數量約40?300粒,卵徑約1.72公分,這類魚的特性和一般口孵類魚相同,是將魚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完成,當幼魚孵化出後會聚集於雄魚附近,夜晚雄魚張口,把全部幼魚含在口中,通常此種口孵和保護幼魚的工作,由雄魚負責,但若數量過多時,雌魚偶而也會分擔部份的口孵工作。


龍魚介紹

紅尾金龍 RED-TAIL GOLDEN AROWANA

  紅尾金龍的特徵為魚體背部為墨綠色,背鰭及尾鰭上半部則為偏褐色。鱗框為閃耀的金黃色,好的金龍金黃色澤甚至會發至鱗片的1/2。鰓蓋部份沒有紅色印塊,而完全呈現出亮麗金黃色。
  此種龍魚因其價格適中,魚種漂亮,在印尼相當流行,在東南亞各國也相當受歡迎,主要產地在印尼的加里曼丹及蘇門達臘。


過背金龍 MALAYAN BONYTONGUE

  過背金龍的金色鱗片會越過墨綠色的背部,而全身則呈現金亮光澤。其市場需求量大,且價格較昂貴,在東南亞也是一種相當受歡迎的一種龍魚。


紅龍 RED AROWANA
  
  紅龍的特徵為鰓蓋部份有特別的紅色印塊,各部位的鰭與鱗框的顏色可分為橘色、粉紅色、深紅色、血紅色等等,全身閃閃生光,展現出特有的魅力。
        此魚在香港稱為「紅金龍吐珠」,馬來西亞華僑稱為「旺家魚」,原產地祇有在印尼的加里曼丹及蘇門達臘,目前野生品種瀕於絕種邊緣,而受到華盛頓條約所保護;人工繁殖方面,東南亞地區則已有相當穩定的產量。


青龍 GREEN AROWANA (即俗稱青金)

  青龍的特徵為鱗片呈青色,體型較其他種類龍魚短小,側線特別顯露。
  此魚產地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可以用人工繁殖,以鱗片呈紫色斑塊的青龍最為名貴,其它青龍則是最便宜的一種龍魚。


銀帶 Silver Arowana (即彩龍或俗稱銀龍)

主要產地: 亞馬遜河流域
特徵: 身體扁長、尾小、頭大,體型好的銀帶,背部應呈水平。
幼魚: 背鰭為粉紅色底,帶藍色、身體銀亮,帶粉紅色。  
成魚: 巨鱗如貝殼,呈半圓形狀,魚側線有31?35鱗片,魚體呈金屬銀色,略帶藍色、淺粉紅色、閃閃生光。
成魚的長鬍鬚及銀亮的鱗片: 有一對長鬍鬚,下唇較上顎為長,臀鰭梗骨有50?55支,背鰭梗骨42?46支,腹鰭可長到4?6cm。
  此魚目前也很流行,主要原因是生命長、容易飼養與繁殖,所以價格較為低廉。

澳洲龍魚AUSTRALIA AROWANA

        可分為澳洲北部的珍珠龍(Northern barramundi)及星點斑紋澳洲龍(Spotted Barramundi)二種。珍珠龍與東南亞龍相似,但顏色較不同,體型較小;寬度較窄,且鬍鬚較短不挺,尾鰭、背鰭、臀鰭,有金色斑紋,鱗片黃金色中帶銀色,卵粒直徑約1公分,每次產卵50?200粒。星點斑紋澳洲龍與珍珠龍相似,惟頭部較小,體側有紅色星點,臀鰭、背鰭、尾鰭,有金黃色星點斑紋稍帶黑邊,鱗片為銀綠色帶黃色,側線有35鱗片,臀鰭梗骨有31支,尾鰭梗骨有21支。



泠門的包括:

非洲黑龍 Heterotis niloticus

  分布在非洲尼羅河流域的中、上游及非洲一帶,非洲龍的外型與東南亞、澳洲、南美洲的龍魚有些相似,最大不同點是:頭部至背鰭不是呈水平狀,而是有弧度,沒有鬍鬚,且尾鰭較小,沒有亮麗的鱗片,顏色為橄欖色帶些灰色。
  此魚吃食方面,專吃水中浮游生物或小蝦小蟲,沒有牙齒,靠舌板替代,成魚可長至1公尺左右,重達6公斤,卵徑約1公分。此魚擅於跳躍,故飼養時水族箱應加覆玻璃,以免躍出。
  在非洲發現的龍魚僅只一種,主要產區是在非洲北部尼羅河流域,及西非一帶。非洲黑龍的體型與東南亞、澳洲,南美洲的龍魚不太相似,牠的體型較為扁圓,頭粗厚。顏色為咖啡色帶些黑,但牠的顏色也會因環境的不同,而改變為淺黃色或米色;嘴小而且厚,吻端沒有鬍鬚,胸鰭與腹鰭同樣大小,尾鰭小呈圓形,腹鰭有6支梗骨;鱗片很小而且不亮麗;側線有32?38鱗片,從鰓部超有一排鱗片帶斑點,直到尾部。 
  此魚吃食特性與一般龍魚不同,由於沒有牙齒,食性為雜食性,如水草、水蚤、小蟲、小魚。吃食亦可由鰓部進食,即由鰓部作過濾,經由分泌黏液吸附微生物或浮游生物送入背中,為其奇特之處,非洲黑龍如未經介紹,網友可能很難猜到,牠竟也是龍魚的一種。
  牠在繁殖期間,會找尋圓形枯木或樹枝水草築巢,大小約4尺平方,卵徑約0.25公分,孵化時間約二天,由雌雄二魚一起照顧。
  非洲黑龍在東南亞市場上,不太為龍迷所接受,但一些龍迷對蒐集不同種類龍魚,也很有興趣,此魚亦有驚人跳躍力;故飼養時,須特別注意要於水族箱上加蓋。


黑帶 Black Arowana

  此魚於1966年於尼格羅河(Rio Negro)發現;體型和銀帶相似,不同點為幼魚時期,身上略帶黑色,成長後黑色漸褪,鱗片轉呈銀色,各鰭均會變深藍色,至超大型時會趨向黑色,帶紫色、青色。此種魚容易受驚嚇,目前在巴西也受到保護。


象魚Arapaima Pirarucu

  此魚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南美、巴西、哥倫比亞等地均有出產,此魚最大可長至5公尺,重達400公斤,一般水族箱較難飼養,在巴西當地土著將之做為肉食用。此魚與一般龍魚大不相向,牠的體色為黑色,呈圓胖型,粗鱗,頭似虎頭,堅硬無比,幼魚時,身體呈墨綠色,尾鰭黑色,長大後,鱗片會有紅色鱗框;此魚並無鬍鬚,成長與一般龍魚相比,生長情形快速,一年重量可達3?5公斤,繁殖快速,4?5歲魚即可產卵,數量可達180,000枚,卵徑達1.8公分,此魚在日本很流行,因牠是淡水魚中的巨無霸。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