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初談李清照

初談李清照

這是我看了百家講壇節目後的總結
希望大家可以在這討論一下李清照

初談李清照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幾句膾炙人口的詞句是出自北宋才女李清照的手筆。身為女子,能在傳統封建社會中得到士大夫,以致後世對她的讚頌。表明了李清照非如一界女子般,終日在家庭下寥寥細嘆,針織聲歌的般俗普通。她詞的獨有之處,足令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並嚴格的分界去評論前人之詞。 詞,在李清照的界定下,是跟音韻、意境渾厚、情感細膩。至令,李清照的詞普遍是被認為是憂愁的、悲愴的,到底她的一生經歷了什麼,以致她寫出這樣愁魂的作品,留芳百世呢?

李清照留下的作品只有七十餘首,較為出名的有:《武陵春》、《醉花陰》、《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聲聲慢•尋尋覓覓》等等。她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李格非是位儒士,蘇軾門下的弟子,政治觀也跟如蘇軾一樣,不主張當時王安石新派的變法。李清照少女時期生活自在,這可從她少年時的一首作品<如夢令> 其中看到。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惊起一灘鷗鷺。」顯出當時的李清照,活潑開朗的少女情懷,也展現出她文學的才華。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曾寫過<點絳唇。蹴罷秋千> 「見客人來,祩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一天她在花園打千秋的時侯忽然見到心上人趙明誠,因為沒有打扮好她害害羞羞的走。但卻在狼狽羞走之時,悄悄樹上的青梅嗅一嗅。此時她的眼光當然不是在青梅身上,而是往趙明誠的那方投了去。當時新黨當權大臣趙廷之之子,在政局不太激烈的時候,與李清照成造秦晉之好。當時的李清照很欣賞趙明誠有別貴族的性格,與他喜愛收藏子畫文物,特別是金石碑文。趙明誠也仰慕李清照的才情華溢,能夠在當時的新舊兩派對峙的政治環境下,兩方情投意合結得良緣,可以算得上是百世良緣,門當户對的一對佳偶。

從李清照少女時期寫的詞,根本不見日後那一份憂傷。但當宋徽宗在位不久,便決定提倡變法。新黨一派,趙廷之與蔡宗等人掌權後,便向舊黨的人報復,其中包括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後來,新黨內部的分岐愈來愈大,趙廷之給蔡宗殺了,趙明誠也被放反回老家山東,罷了他太學士學生之職。

此時的李清照,可以說是體會到政治的殘酷。與此同時,在山東青州與夫的十年,可以說是她一生安逸的時期,與夫到處收藏文物,喜不自勝。但期後,趙明誠得平反,重新被派往別處當官。此時中年的李清照寫下了不少思念愛夫的詞。如<鳳凰台上憶吹蕭> 中的「…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烟鎖秦樓。…」其中巧妙的引用了武陵人遠及烟鎖秦樓這兩個不同的典故,寫出了自己害怕丈夫跟仙女走了的心境。因趙李之間無子嗣,在古時「不孝無三,無後為大」的封建社會下,我想李清照也曾為這一點而恐怕自己的丈夫不寵自己了,可以說是滿腔憂愁在心頭。

李清照除了寫情意之詞,也有寫她對政治的觀點。身為女子,在當時的社會下,能寫關於政治的女作家,僅有她一人。「生當作人杰,死亦成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樣有氣柏的詞句,猛志四海,眾士評鑑,豈像女流之筆?李清照飽讀詩書,熟古通今,正是因為她對政治的深入了解和她敏感的個性,產生矛盾。當金人攻破汴京,南宋南遷,李清照隨丈夫到了建康(今南京),不免產生憂國之思及昔日生活的眷戀。 <臨江仙> 中「…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結合了她對國事的憂傷,以致昔日生治的懷念,隨跟日子的迿逝,花容月去,少時踏雪尋梅的意境,今輝不再。

晚年因丈夫去世,為了保護她收藏的不少文物珍寶,她改嫁了軍中的要官張汝舟。不久便看出了張汝舟的性格低下,只為其文物而婚,便決定提出離婚。晚年的李清照,可以說是百感交集,既想超越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像岳飛、辛棄疾一樣為國出力。可因女流之輩,不能參政,致終日鬱悶的心結。在<永遇樂。落日金熔> 寫出了很多的心結。國破家亡,以致朋友對她的熱卻在她心中變得冷漠。昔時少女的活潑靈勵,現今變得蒼滄孤老。

李清照在婉約詞派中鶴立雞群,她對詞的那一份追求和她敢愛敢恨的性格,使她大膽批論前人名家的詞句。<聲聲慢>的開頭十四個疊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一種創新,她的詞音韻鏗鏘,簡潔易讀。但心境往往居高於筆墨之上,難以猜遐。一界女子,志奔四海,才情洋溢,身世經歷滄桑。多愁喜感的性格,鋒芒畢露的繞行在句子的筆墨中間。雖晚年抱怒不得子嗣,但她留下的卻是一句句含蓄婉轉,美輪美奐的句子,給後世的子民廣讀,流芒百世。
打敗 小寶七妻!!!

TOP

轉帖的, 主題上請標明[轉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