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探討】殺岳的真兇不在檜?

【歷史探討】殺岳的真兇不在檜?

引用:

論「秦檜之殺岳」



作者:不詳


一、        前言

岳飛在中國歷史上的定位,是一個忠臣、武將,其效力於南宋之精神,往往為後世之人所傳送。然而一個民族英雄卻以「莫須有」的罪名為秦檜所殺。秦檜殺岳在歷史的洪流中被視為是一個萬惡不赦的歷史罪人,鮮少有人為其翻案。究竟秦檜殺岳是兩個人的嫌隙,還是岳飛功高震主所帶來的厄運呢?史學家針對此案,提出不同的分析、比較,希望從中找出岳飛被殺的原因,不管前人或近人研究的結果如何?誠如中古史家─巴拉克勞所說:「我們所讀的歷史,雖然是根據事實,但嚴格說,並不是事實的,而是一連串大家接受的議決。」也正如Edward H. Carrt在《歷史論集》中所提到的「歷史絕大部分是無數人的問題」,「歷史的事實本身就證明一件事,走向更好事物無止境的進步」,「歷史是歷史家和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無終止的對話。」因此我們再看一個歷史事件時,這個事件背後可能隱藏的相關因素,彼此互相交結,我們若以單一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事件,可能對歷史的真相永遠看不到。

從黃寬重〈從害韓到殺岳─南宋收兵權的變奏〉、〈秦檜與文字獄〉、劉子建〈岳飛─從史學史和思想史來看〉的三篇文章中,去探討「殺岳」的背景及背後所隱藏的責任歸屬,相信讀完這三篇文章後,對我們以往的歷史認知,相信有一翻新的體認。

二、        南渡之後的政局發展

當汴京被攻陷後,康王構倉促兼備群臣擁戴即位─是為高宗,但高宗即位後,既無力抵禦金人,又不得不借重武將之力來牽制金兵;再則金人又扶持劉豫成立偽齊,對南宋構成威脅,處在此情況下的高宗如何去面對外來女真及偽齊的南侵,如何削奪武將的專權呢?高宗採取了彈性外交和安內攘外的政策。
首先認命張浚為相。張浚力圖利用北伐之機會,以文人領軍,由中央直接調度,希望將地方私人軍隊轉化成朝廷部隊,惜因手段錯誤,再加上用呂祉之不當,導致酈瓊兵變,反而造成外交、內政上的挫折。

其後高宗再度啟用趙鼎為相,趙鼎穩健溫和,極力安撫擁兵大將的情緒,但因息事寧人的縱容作用,又給大將擴充勢力的機會。紹興七年,金廢偽齊政權,接著遣送宋使王倫南歸傳達金廷和謀的意向時,宋調整政策,任命主和議的秦檜主持對金和談事宜。秦檜改採「推恩」「眾建」策略,使皇帝為唯一發令及效命的對象。南宋與金謀和,意圖藉此減少對大將的依賴。但擁兵大將張俊、韓世忠、岳飛均反對議和,尤以韓世忠反對尤力,相對的岳飛雖有反對議和及諷刺秦檜的言論,卻沒有實際的阻擾的行動。秦檜在謀和的同時,以韓世忠為第一個整肅的對象,遂藉「耿著案」來整肅他,但此事被岳飛知悉,岳飛告知韓世忠,世忠恐懼萬分,其後因高宗的保全而沒有遇害,但也因此造成秦檜的不悅,遂促使秦檜和張俊合作整肅岳飛,後來在秦、張和謀下,製造「兵變」疑案,冤殺岳飛,及岳飛被殺後,建炎以來大將專兵,地方權力的局勢又重回到「強榦弱枝」「重文輕武,以文抑武」的舊軌。
秦檜此次為高宗收掌兵權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他的手段高明,收買張俊分化擁兵大將的意見,使宋廷掌握主動的機會,另一方面是他謀和與收兵權結合,滿足高宗的需求,以鞏固高宗的地位和政局為前提,而得到高宗的支持。因此黃寬重先生對秦檜殺岳之事,並沒有太深的指責,反而認為「害韓」是秦檜助高宗收兵權的計劃,而「殺岳」是此次收兵權的變奏而已。但在「秦檜與文字獄」的文章中說到「秦檜藉殺岳飛收兵權,旨在鞏固皇權,此事若非高宗支持或默許,必難實現。」由此黃寬重先生對秦檜殺岳之事,並不完全認定秦檜一人的責任,頂多只是共犯,真正背後的主犯是可以呼之欲出的。

三、         岳飛被殺之因

劉子建〈岳飛─從史學史和思想史來看〉一文,是以兩方面來看「殺岳」一事:
從史學史的角度來看,他認為面對外患,兵力不敵南宋,求和不能算錯;但金也未能有取勝之把握,宋可以只守不攻,採膠著政策,故即使想求和以求偏安,也不必殺岳,所以殺岳必有其原因。

根據劉子建的看法,岳飛被殺主要有下列幾點:

1.        高宗對武人的不放心,用秦檜將張俊、韓世宗、岳飛三人內調,把三人軍隊改編直隸中央,卻發現岳飛和其舊將張憲仍維持聯絡。
2.        紹興七年,岳飛向高宗提到皇位的問題,高宗拒絕之,引起高宗之不悅。
3.        紹興七年,岳飛因母喪,沒得命令批准,將兵權交給張憲,讓高宗心中產生岳飛對他不敬與不忠。
4.        岳飛與皇族趙士  往來,造成高宗的王位的憂慮與不安。
5.        岳飛在忠君和忠於民族觀念中發生矛盾。

從劉子建先生的論點看來,他認為岳飛被害,高宗的動機比秦檜強的多,除此之外,當時士人「忠」的觀念也有關係。所以,若真要論殺岳的責任,恐怕不只秦檜一人了。
黃寬重先生在〈秦檜與文字獄〉一文中,他也對此事的看法;他認為:秦檜還不至於成為千百年來的歷史罪人。認為比和議、殺岳更值得批判的地方,就是秦檜以朋黨來壓抑政敵,藉文字獄箝制思想,建立威權,危害甚遠。

四、        結論

「究竟是誰冤害了岳飛」在我們的觀念中總認為是秦檜,但從這幾篇的文章中,我們又似乎找到了隱藏在〈殺岳案〉中的真正主使者。歷史是人類的互動而形成的,我們再看歷史事件時,往往被傳統的歷史思維所侷限住,往往忽略了旁邊的人、事、物及一些相關的外在因素,其實不管事件的主謀或殺岳者是誰,我們似乎必須重回到那個時代的空間與時間中,才能真正的了解當時事件發生的真相是什麼?依此真相來釐清此一歷史事件中什麼是「歷史事實」作一深入探討,所以劉子建先生和黃寬重先生的文章中,讓我們燃起「殺岳案」中的真正原因的探討,也讓我們能重新去思考歷史事件中,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正如我前言中所說的「我們所讀的歷史,雖然是根據事實,但嚴格說,並不是事實的,而是一連串大家接受的議決。」

總之歷史事實或歷史事件的發生,有時很難作一客觀的分析、比較,誠如「殺岳案」一樣,是秦檜?是高宗?是士人?還是岳飛本身呢?相信我們很難去找出真正的原因,但歷史事實終究是歷史事實,身為一個史學家或一個學子也好,我們都有責任去探究真正的歷史事實,如此才是作學問之道。
自古到今,不少人也認為秦檜是殺岳的真正的兇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人們甚至為其鑄造鐵像,跪於岳武穆面前,讓其名臭千古。但也有人認為殺岳真兇並非秦檜,也非高宗,而是荼毒中國數千年的君權思想,是岳飛不識時務,擁兵自重,威脅皇權,最後才招致殺身之禍。究竟,岳飛之死真相如何?試討論之。

TOP

其實在岳王廟前,有三尊跪像,一尊是無面的,而這就是高宗了。
那高宗為何要殺岳飛呢?
本人覺得原因有三:

第一.驕傲自大,屢屢抗命

當岳飛於南宋政權建立以來,歸到黃潛善軍中。然而岳飛則以為久無征戰,無視上司黃潛善等大將,上書康王請戰。當時,黃潛善則批示:「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岳飛最後落得革除軍籍及其官。及後,歸王彥軍中,被金軍包圍。彥因此不出戰,而岳飛再次僭越責備王彥膽怯,而且擅自率部出戰。後來大敗而逃,王彥則重整旗鼓,又發展成過萬人之軍,飛又再次請求歸彥軍。而王彥則說:「汝罪當誅,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歸,膽氣足尚也。方國步艱危,人材難得,豈復讎仇報怨時邪!吾今舍汝。」沒有理會飛而去。其實從以上兩事就可看出,岳飛在任小軍官時,就已經時常僭越責罵上司。雖然王彥稱飛為人才,而日後大戰亦明之。但對於一位還是八品小軍官,竟敢數度抗命,擅自出戰,對於高宗怎樣看一位連戰皆捷之名將,豈不萌防範之心?難保一天會再重演僭越之事,那到時不只是皇位,甚自連性命也不保,那可是麻煩啊!而且,再看看岳飛初受高宗重用時,官至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未為高級將帥,即題詞道:「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余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小大曆二百余戰。雖未及遠涉夷荒,討曲巢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大膽斥「將帥無能」,並且又提及自己軍功之大,稱「亦且快國讎之萬一」。那請問從一名小官口中冒出如此的話,請問高宗在岳家軍聲名顯赫時,回想之下又會如何評價岳飛此人呢?當然就是害怕啊!能說出如此自大僭越的話,除了跋扈將軍之外,就是懷有異心,請問能使高宗放心嗎?不能。

第二.威名顯赫,功高蓋主

請問一位君主能容忍自己的名聲比臣子的還低呢?讀史者不難發覺,能忍之者罕有。而岳飛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於組成岳家軍前,已常常以寡擊眾,並且取得大勝。而岳家軍成立後,人數萬二千人,開始涉足於大戰之中。先是攻郢州之戰,殺敵七千餘人,再來又敗偽齊部將李成之兵十萬眾,確保襄陽不被敵軍來攻。及後,屢次大破金軍,連金四太子完顏宗弼亦為之退避三舍,金軍軍中更言:「陷山易,陷岳家軍難。」此時,岳家軍之名聲已名遍天下,所到之處,百姓為之悅。而主戰派有名宰相林綱曾言:「年齒方壯,治軍嚴肅,能立奇功,近來之所少得。」可見岳飛不論在百姓或朝中都有一定的名聲,再加上其功之高,軍力之盛,驍將如楊再興等,不能不令高宗有所嫉妒。及至朱仙鎮之戰,金軍又為之大敗,離舊都汴京不遠矣。試問到此,高宗一直坐在杭州,而岳飛卻屢立奇功,而且收復失地甚多,若將來失地盡復,飛定必為諸臣及百姓所推崇,而高宗之名則只能於飛之下。作為一個皇帝,名不及臣之事,無論對於君權,或是自身利益都有極大影響,因此,高宗能不對岳飛起殺心嗎?而且加上其性格驕橫,屢出狂言,高宗對岳飛之恐懼及嫉妒不由之的增加。

第三.不透帝意,屢犯小過

岳飛不斷北伐之意,在於收復舊土,迎徵、欽二帝回京。不過,對於高宗來說,已到手的皇位,若還二帝,那麼皇位會否不保,亦是不得然知。而岳飛又不斷進言迎二帝,這樣一來,高宗心裡就慌了。你岳飛迎二帝歸來,那朕怎麼辦?因為高宗只是於危急之時,受「國不可一日無君」之思想,而倉促擁立一位皇室充當皇帝而已,只是作為替補之位。即是說,二帝迎回,群臣會否重新迎徵宗復位,也不得而知。而且岳飛名聲於諸將中為高而過主,軍力強而盛,心裡整天都想復二帝,萬一真是成功了,那高宗又會如何呢?地位一定會喪失,而且復徵、欽二帝,是岳飛之功,而不是高宗啊,重賞者為飛,而高宗自然為眾所忽,以後會怎樣又是一個擔憂。再者,中國皇朝中,兄弟爭權屢見不鮮,前朝有唐太宗,今朝亦有太宗「燭影斧聲」之傳聞,那高宗會不會被迎回的徵、欽視作眼中釘,隨時都會有性命危險,那麼,高宗不能不怕啊。這是其一,其二就是自宋開國以來,都汲取了五代之風,以強榦弱枝為政策根本,防軍人專權,重蹈五代之覆轍。而高宗亦不會不想到先帝之意,現今岳飛在外,如此得軍、民心,那會不會有一天受士兵之擁立而反呢?雖說你是精忠報國,但心裡怎想,高宗不知道,難免又起殺心。然後,從文中可見,岳飛又常與皇室趙士往來,加上與眾將融合,對高宗之皇位更有威脅,若不盡早除去,是忠,是反,也令高宗為之質疑,不由之起殺心。

統之而言,最令高宗擔憂之因,就是飛之功高而過主,再加上五代之史例,高宗能防心裡一寒嗎?而且高宗徙史中可見不算賢主一名,因此,岳飛之舉,難逃一劫。

以上本人拙見,見解可見平凡,若有錯處,請提出。

TOP

小弟覺得岳飛.秦檜和高宗這3位角色真是每位都有心..只是鹿死誰手罷了
1:
岳飛...

的確是名垂千古的大將...
而其母的為他刺的紋身:精忠報國...更是一絕....
對 他是忠心!他是名將...
但他不識時務 不識分別大小!
他只是將軍一名而已 但他的功勞太高...
試問一聲 你身為老闆... 容許自己的名聲低過下屬嗎?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可能這是他自取滅亡吧
2.秦檜
我只覺得他那招"莫須有"用得太明顯了...
如果當年用些陰招 就不會弄至現在遺臭萬年...
但一山不容二虎... 總有一虎會死...
歷史往往把他寫成小人一名....
但想真一層.. 每位人士真的不為自己打算?
不會產除異已嗎?  
正所謂小人之心不可無
本人覺得他殺岳飛的動機很明顯就是產除異己...
3.高宗
如果說他殺岳飛...
其實也有動機的... 因為自己覺得皇位可能真的不保..
而岳飛要2帝回來.. 那麼高宗真的可以退位..
但那有一位皇帝會送位給別人? 是沒有的 包括高宗
但作為一個皇帝要產除一位人士..
方法很多~ 可能高宗借秦檜之手了結了岳飛..
而且沒有問題喔.. 誰叫他是皇帝

以上只是廢話
我只有一個結論

高宗借秦檜之手了結岳飛
而岳飛更是自招殺身之禍

小弟學識淺薄 留三分面子給我抬頭...
萬分感謝



現在,我可以鬆一口氣了!!

TOP

其實我覺得殺岳飛的是高宗~~
和秦檜,岳飛這兩個人關係不大.
當然我不會說岳飛没有取死的地方,上面幾位的意見我都看了.
但我覺得如果岳飛不是遇到這樣的一個皇帝可能會成就一段反攻而重歸統一的大業.
功高震主的名臣和名將多得是~~不是所有這樣的人都會被皇帝殺死的
更何況狡兔,飛鳥未盡,有大志的皇帝不會就在這種情況下動手.
如果皇帝有料,可以摔打一下岳飛.搞點小動作讓岳飛明白他才是老闆.我想岳飛不會笨到看不出來.
其實岳飛的取死的地方實在不多~~
大家都同意秦檜的代罪羔羊了.我就不多說.其實要秦檜背黑鍋的絕對不止高宗一人.
其他朝代的皇帝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也樂意由秦檜去背這個黑 鍋~~
既然和秦檜岳飛没多大關係.那麼殺岳飛的只有那個關係日後政治前途的高宗了.
高宗是因為岳飛有可能反攻金國而令到金國有機會釋放徵、欽二宗
最後令到自己政治前途不明朗而殺岳飛的~~
一  殺了岳飛,可以為敵國除一大患,大大降低釋放徵、欽二宗機會
二 可以大大打擊國內北伐中原的熱情.這一來那兩個前老闆就更加没機會回來了.

假設一直没有那兩個舊皇帝,高宗會不會願做一個歷史上的昏君呢?~~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可以随便指正~~而且歡迎指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