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李氏寒松閣藏韓雲山先生法書精品

李氏寒松閣藏韓雲山先生法書精品

隱逸藝術家韓雲山  (節錄)                      文:劉澤光         譯:郭嬋賢

韓雲山, 是一位居港超過半世紀的藝術工作者, 但他的作品並不為大眾熟悉, 本地藝術史亦沒有對他作詳盡介紹。本文旨在介紹韓氏 的不同書法風格及藝術哲學, 從而引領讀者欣賞其作品。

甲.韓氏簡介

韓雲山, 1923年出生, 在《香港書法》 中有一段有關韓氏的介紹:
韓雲山, 原名國霖, 字濟蒼, 號雲山、嬾雲, 畢業於勷勤大學 文理學系, 後進國立中山大學修讀中國語文及文學系碩士。 1950年, 他移居香港, 並從學於饒宗頤教授, 其後於政府中文夜校任教, 現為香港青松觀教育機構主管。韓氏曾從楊樹達、商承祚、盧子樞等習金石學、甲骨學、繪畫及書法, 尤精於 漢竹簡書法。

韓氏除了擅長書法, 更集詩人、詞家、哲學家和古文學者於一身, 他還喜收集不同的中國藝術品, 例如書畫、古錢幣、玉器和茶壼等。

韓氏喜逍遙於其個人的藝術世界中, 他的筆名為「壼隱」, 正好反映出他崇尚簡單的生活, 他喜歡收集葫蘆及茶壼更甚於參與現代香港藝術活動, 因此極少與其他藝術家接觸, 香港讀者亦鮮能欣賞其作品。本文旨在向大眾介紹韓氏的作品, 並從下列兩方面分析其書法特色:

1.從韓氏的書法哲學探索其書法審美觀;
2.分析韓氏不同的書法風格, 從而認識其作品的藝術價值。
乙.韓雲山的書法哲學
從韓氏的作品中, 可見其書法哲學如下:
1.書法創作必須具個人風格, 創作的過程就是個性的表現;
2.書法家的風格變化通常是自然而漸進的, 亦往往與古代書法家的技巧和神韻有相融通之處;
3.從大量臨摹古代書法家作品的練習中, 能領略他們的技巧及神韻;
4.不同的字外工夫對修習書法都十分重要, 因為能提升一個人的書法藝術。在眾多的字外工夫中, 書卷氣最為重要。

丙.韓氏作品介紹

韓氏差不多擅長各種字體—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及行楷等, 他更懂得一些罕為人習的書體, 例如漢篆、草篆、 繆篆、帛書、寫經體、漢簡、草隸和南北朝的碑刻。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韓的書法, 常不經意地流露了鍾繇、王獻之、倪瓚和董其昌的神韻, 亦與東西漢的禮器碑、西狹頌、張遷碑有相融之處。事實上, 韓氏書法的多元化風格證明了經長久的摹臨, 他對中國傳統書法掌握圓熟, 包括中國書法的兩大主流—碑學和帖學。
本文非旨在將韓氏作品一一作正式和詳細的風格分析, 而只是從 ‘博採浸淫’ 及其個人靈巧風格兩方面 研究韓氏的 ‘多元化書法創作’。

1.博採浸淫

韓雲山的作品, 博採眾長, 可再細分為 A.臨 B. 集字 C.擬 等三大類。
A.臨—這是最基本及普遍的書法練習法, 上文已提到, 韓氏相信這是有效學習前代書法家技巧和與之相通的途徑。此外, ‘臨’ 對於韓氏來說更有另一層次的意義, 他視之為書法藝術創作的媒介, 換言之, 他不只把 ‘臨’ 視作書法練習, 而是容許在臨寫的過程中有若干的隨心變化出現, 從而在作品中流露了他的個人風格。韓氏這種對 ‘臨’ 的新詮釋, 和清代書法家有相似之處, 例如朱彝尊的 ‘臨曹景完碑’ 、金農的 ‘節臨西嶽華山廟碑’ 和伊秉綬的 ‘節臨張遷碑’, 都逸出原碑, 使個人書法風格自由發揮。

B.集字—這基本上為臨摹的細分類。 韓氏從不同的碑本中抽選個別文字, 然後以 ‘臨’ 的方法創作他的新文本, 不同碑本成了 ‘書法字典’。 事實上, 集字並非韓氏的獨創, 這是從清至民國以來頗為流行的一種寫法。但韓氏常會有意地將他從原碑本中所領略的意趣發揮得更淋漓, 因此, 韓氏集字書法是對原碑本的編構創作而非純粹重抄。

C.擬—在純熟掌握了經典碑帖的風格神髓後, 韓氏嘗試將之融會於其書法藝術中, 他只借用原碑本的風格來創設自己的作品,這也是傳統中國畫家常用的方法。由此觀之, 韓氏頗重傳統法度。
雖然在韓氏的臨擬作品中, 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創作及個人藝術創作審美觀, 但西方的藝術史家並不予以適當的表揚, 因為他們對 ‘博採’ 持懷疑態度, 但在傳統中國藝術中, 這觀點實在是粗陋的謬見, 而由於文化差異, 要說服西方評論家接納這中國千百年以來的藝術傳統, 實在困難。但不少本地現代藝術家亦持相類看法, 以為 ‘絕對原創’ 是中西藝術的最重要元素, 實在令人惋惜。

對以上謬見, 西方評論家 Lothar Ledderose亦作出反駁; 而在書法藝術中, 臨摹及集其他書法之精華, 並非不當, 明代著名書法家祝允明曾撰文反對將 博集和 創作對立起來。

從上述各點, 可見韓氏作品 ‘博採浸淫’, 實為傳統上及文化上的正統風格, 不可因此而有損 其書法成就。

2.個人風格

韓氏作品除了博採眾長外, 亦重個人風格的塑建。 他常以 ‘物我兩忘’ 來形容其具強烈道家思想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 他並非刻意 ‘忘物’, 而只是讓自己不黏滯於前人書法技巧中, 而能作充份的自由創作。他又能在 ‘意到’ 時捕捉靈感, 在創作時, 這種審美意趣從不間斷。因此, 不難發現韓氏的作品很少是有統一的同類風格, 即使相同文字的不同幅作品, 也會發現風格上的差異。


作者簡介:

劉澤光(Daniel Lau),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藝術及建築史系博士, 1967年生,1986年隨韓雲山老師習書法,200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藝術系,獲哲學碩士,同年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藝術及建築史系助教,2001年修訂《大英百科全書》網上版《中國書法》條目,撰寫《隱逸藝術家韓雲山及其書法藝術欣賞》, 獲加州大學頒發WTF獎學金,獲美國 Luce Foundation 獎學金,赴台灣故宮博物院研習中國書畫鑑定學 (美國馬利蘭大學郭繼生教授統籌),演講於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巿立藝術博物館,講題:《中國早期藝術發展史(新石器時代-1300年)》,2002-2003年任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講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助理教授。

TOP

集西漢瑪王堆帛書「靜觀自得」四字, 1998 年書

TOP

1992 年為 Louis Lee 書齋名




TOP

節臨漢‧《楊淮表紀》(1996)

TOP

行書題籤 (年份不詳)

TOP

2000 年集北周四山摩崖「佛法無邊」四字



TOP

2002 年臨敦煌漢簡

TOP

我有他的書又是十六樓叫我買,等我查下有否你在內……

TOP

你自己道出的,我得閒去找……
找你出來……
二十幾元咋……

TOP

你應有四十二的了,容許我叫你做李叔叔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