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明報》馬傑偉﹕10年後還有港產片嗎?

[轉貼]《明報》馬傑偉﹕10年後還有港產片嗎?

【明報專訊】10年後,還有沒有「港產片」呢?回答這個問題,要看你怎樣界定港產片。而界定港產片愈來愈困難。近年華語大片,資金、創作團隊、演員,都混合中港台以至外資外援。如果說港產片大致上是指本土資金為主、創作主力具有香港視野、用廣東話、迎合香港觀眾(今天的)審美標準與文化口味,那麼此意義上的港產片10年後可能只是香港電影生產中的少數,而大多數市場佔有率較大的華語片,將會是香港本土特色不強的跨境合拍電影。用實例說明之,即土炮製作如《黑社會》將是支流,主流慣例則會是跨境大片如《投名狀》。甚至小品式電影也是跨境的為多,如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香港導演,中港演員,故事場景在大陸)。

面對這樣的趨勢,簡單地否定則不切實際。香港人的回應十分複雜﹕其一是慨嘆港片沒落,發出消極的文化批判;其二是以為港片在97前已完成歷史使命,而完全肯定華語電影的內地化與去香港化。我認為這兩種直接的回應,均否定了香港電影工業進一步轉型的可能。
有沒有第三條思路可想可走可推動呢?可否在跨境合拍電影的大趨勢之下,仍然有空間讓香港電影經驗持續發展呢?在思考這些香港文化產業的大問題之前,不妨檢視一下這幾年影業的具體數據。

與內地合作拍片漸成主流

上月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坊,請了九位學者長時間討論跨境華語商業電影的發展形勢。其中清華大學尹鴻教授,收集及整理多年的票房數據,提出具啟發的觀察,尤其勾畫了內地與香港合拍電影的歷史,可看出跨境製作的來龍去脈。內地與香港合作/合拍始於 1970年代末,是統戰式的政治任務。香港左派電影公司串連,拍出《少林寺》、《火燒圓明園》等大片。第二階段是1980至1990年代初的合作活躍期,內地電影廠希望借助香港合拍影片來獲得經濟效益,以挽救國內電影企業的危機。合拍電影由每年10部,增加到1990年代早期的50部,佔當時國產電影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較為人熟知的製作是《新龍門客棧》、《獅王爭霸》、《少林豪俠傳》等。

CEPA引發連鎖發展

經過97後幾年的合作低潮,踏入2000年代,合拍電影逐年新增。2002年新的《電影管理條例》與2003年的CEPA安排,產生很大的連鎖反應,其一是香港公司拍攝的華語片不受配額限制;其二是合拍片可視為國產片在內地發行,只要通過審查即可;其三是合拍片港方製作人員可增加比例,而內地演員比例不少於三分之一,故事不限於內地。此際中國星、寰亞、寰宇、星皓等香港電影公司紛紛北上,掀起合拍片的高潮。從2001到2004年之間,內地香港合拍片有70多部,2005年以後,每年在30部以上,幾乎是香港電影年產量的近一半。更甚者,投資規模超過600萬港幣,就大多需要內地市場支持。亦即是說,大片幾乎逃不了內地化的傾向。

港片三大變化

這個大形勢之下,所謂港產片也起了大變化。其一是合拍模式變化多端。正如參與中大工作坊的新加坡學者符詩專所說,既有港產合拍片(港式創作主導),也有國產合拍片(內地創作主導)。人才、資金、取景都有多變的組合。例如國內導演的《夜宴》、香港導演的《投名狀》、《赤壁》等,組合模式各有不同。

其二是跨境市場初步而快速形成。大片都瞄準了內地與香港市場,再輻射整個亞洲市場,明顯出現香港電影內地化及內地電影香港化的創作計劃。簡單的數字,足以說明市場改變的力度有多大﹕一般情下,一部合拍電影,內地收益是香港本土市場收益的3倍以上。以寰亞公司為例,2003、2004年內地票房分別是8億和15億,遠遠拋離了香港本地市場的升幅。2007年內地電影票房超過了33億,國產電影(包括合拍片)超過18億,而票房十大幾乎都是合拍電影。

其三是合拍電影以港男星和國內女星主導。香港男星依然是跨境市場的保證,國內男星在合拍片中多以配角出現,如《墨攻》的王志文、《七劍》的孫紅雷等。但合拍片中的女主角,幾乎是國內女星的天下,章子怡、鞏利、周迅等,穩得華語觀眾青睞。其四,除了華語市場普遍賣座的大片如《投名狀》外,國內與香港市場亦有微妙的差異。香港票房一般的《神話》、《七劍》、《韓城攻略》,在國內票房強勁。近月發行的《集結號》,是大投資的商業片,資金以及幕前幕後都是內地班底;香港票房低,國內票房極為成功。這些市場的差異與互動,引發不同的創作策略。

我在這裏介紹尹教授所收集的數據,從中可以港人的角度,初步思考文初所提「將來還有沒有港產片」的問題。從上述的大形勢去看,合拍電影、跨境製作、市場互動的力量之下,港產片必然被重新界定,合拍華語片取代港產片而成為香港電影工業的主流。香港能否持續成為華語影視製作的中心,或起碼仍能在影視產業某幾個重要環節中保持活力,要視乎於香港十分自覺的轉型與調節。

港片轉型兩個方向

第一方面,業界與政府應花心思推動中小型港產商業片、開發南中國語區的廣東話影視市場。廣東話電影為港式俚語保持創作力,不一定攝製千軍萬馬的大電影,而是持續發展具地方情調的製作,這對大中華市場的多元活力至關重要。

第二方面,跨境製作不必拘泥於內地化就是去香港化的狹窄思維,重新認清在跨境合拍電影中,香港可以保持哪些優勢,例如發行推廣、商業創作的內在規律、國際市場與語言的掌握,以及明星配套的支援,香港因素在在都能於跨境製作中發揮作用。香港的時裝、化妝、美術仍然有較具優勢的大都會風格。但女演員方面必須自覺追趕,男演員方面亦要自覺的接棒換代。

可以這麼說,國產電影與港產片的二分法,已是落後於形勢。內地與香港市場兼顧的合拍電影,或稱合拍華語片,不一定必然的把香港美學風格消滅;香港因素的消長,可在華語片的框架內展現,其中成敗,要看香港創作人的堅持與變通。較健康的遠景是,就商業電影而言,既有以國內口味為主的國產片(如《集結號》),亦有以香港口味為主的中小型港產片(如《黑社會》),更有互動性及可塑性強的合拍跨境華語片。市場與類型分層,想必也是未來十年華語片的新整合。慨嘆港產片沒落似是太早,完全內地化、去香港化亦浪費了港片多年的產業經驗。

TOP

港產片不外乎 黑社會、警匪、鬼片、愛情片
睇得黑社會多都悶啦.......
你話....... 仲有乜 港產片 好睇?

TOP

講落我都好耐無睇過港産片啦,不過講真,心裏始終支持港産片,畢竟睇港産片長大既。

TOP

以上全部.........

TOP

發新話題